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近日,國家財政部等三部委針對2012年LED產品補貼推廣招標發布公告,這是此前一次公開招標未果后的又一次招標,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重新招標的大原因在于規模的擴大,預計總金額有望翻番至近10億元,中標單位規模也有望擴大到30至50家。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激烈競爭的的照明市場是否會迎來新的機遇?中國照明行業發展可否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
一、政策利好,照明行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當前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份額不到5%,為了推動國家的節能減排,國家在今年開始對推廣LED技術加大力度出臺扶持政策。
今年2月份,國家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公告,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正式啟動,將涉及室內照明產品LED筒燈、反射型自鎮流LED燈,以及室外照明產品LED路燈、LED隧道燈四類產品。這是財政部對LED產品推廣進行補貼。但是招標因少數企業報價混亂而始終懸而未決。
據悉,此次新一輪招標的補貼產品和形式與上次一樣,通過招標選擇一批LED產品生產企業、產品,并確定供貨價格。補貼資金采取間接補貼方式,由國家財政補貼給中標企業。
二、LED照明成下一代照明行業趨勢
當前,伴隨國家巨額補貼逐步落到實處和LED行業的技術更新換代較快,國內LED市場洗牌將加速,缺乏核心技術和資金支持的眾多中小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預計今年國內有一半的LED企業將會倒閉。未來巨頭和國內的大型LED企業將成為行業洗牌的主導者。
LED照明是下一代照明產品的趨勢。一方面,壽命長、光效高、能耗低的特質,使LED照明燈具具有傳統照明燈具*的優勢;另一方面,LED產業與目前各國所倡導的節能環保、營造“綠色低碳”生活的政策相符。
曾經被認為是“第二個光伏產業”,并同時涉及節能環保和新材料兩大戰略新興產業的國內LED行業從2006年不到百余家企業涉足,迅速發展到如今有超過8000家企業涌入,成為年發展增速高達70%的新興行業。
三、照明產業現狀分析
自去年以來,由于大量資金涌入LED產業,重產能不重品質的LED產品越來越多,超過九成的企業都在打價格戰。結果LED行業的凈利潤從以前高達30%迅速下滑到5%左右。
面對外資企業大舉進軍國內市場,一些地方的企業發展很艱難,頻頻出現LED企業老板“跑路”的現象。據業內相關機構調查,當前國內LED行業,眾多中小企業技術落后、競爭激烈、融資渠道狹窄,LED生產企業、供貨商、客戶三者之間糾纏于“連環債”的現象較為普遍,為企業脆弱的資金鏈條埋下隱患。
LED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從何體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發光效率不斷提高和產品質量穩步提升。日前發光效率正以年平均15%的速度穩步提高,有望達到并超過200lm/w,估計目錄值達到200lm/w的白色LED將于近兩三年面世。
2、制造成本的降低和銷售價格的下調。LED的價格將以年均30%或更高的速度下降。
3、高壓LED將成為未來一個重要方向。因為其具有兩大優勢,掃清室內照明市場的大技術障礙,帶來LED照明燈具成本和重量的有效降低,大幅降低了對散熱系統的設計要求。
4、COB封裝技術的日趨成熟。主要因為其低成本、應用便利性、設計多樣化,COB封裝的球泡燈已經占據LED燈泡的40%左右的市場,日本及國內很多企業都開始走COB封裝模式。
5、LED驅動電源發展趨勢。下游產品向室內照明發展,行業將逐漸細分。LED照明芯片流明技術的提高,對產品功率要求降低。LED驅動電源產品逐步向模塊化、智能化方面發展。市場從目前以國內為主,逐步轉變為以為主。
6、室內照明市場的快速啟動與發展。室內照明領域是公認的LED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7、模塊化是必經之路。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互換性差制約了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健康發展。規格化、系列化、標準化提升LED照明產業整體競爭能力。
四、借鑒:美國發展LED產業政策措施
1、緊抓重點,大力建設標準體系
LED外延片及芯片是LED行業的核心部件,占據LED產業鏈約70%的利潤,也是競爭集中、激烈的環節。我國LED外延芯片缺少核心,特別是應用于LED照明的大功率外延芯片基本被科銳、歐司朗等廠家壟斷,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LED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要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強化頂層設計,面向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以優勢單位為依托,建立開放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加強LED照明產品的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化相關組織、相關協會、研究單位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標準體系。
2、規范市場,建立健全產品監督機制
當前市場上的LED照明產品,存在虛假宣傳、指標混亂、產品安全等問題,致使劣質產品通過不正當競爭大量占領市場,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產品監督機制來規范市場環境。這就需要發揮產業主管部門的作用,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定期向市場公布LED照明產品的性能與安全指標,推動淘汰劣質產品;構建LED照明產品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提供標準制定、產品檢測、資質認證、品牌推廣等專業服務;增強產品標準符合性檢測,加快LED器件、光源檢測機構的建設,提高檢測水平和服務能力。
3、控制成本,加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我國LED企業面臨減小成本、降低價格的壓力。成本壓力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產品節能收益難以彌補LED照明與傳統照明間的成本差距;另一方面源于國外少數企業的技術壟斷,產品的大部分利潤被少數上游廠商占據,而我國大部分下游企業則缺少對產品定價的能力。建議企業通過健全技術創新投入、研發、轉化、應用機制,研發一批高附加值產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4、合理引導,謹防投資過熱與產能過剩
LED照明因產品價格過高、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制約,市場潛力短期內難以完全爆發,而眾多投資商、廠家已經開始大規模投資及擴產,甚至部分縣級政府部門也在籌建LED產業園區。投資過熱造成產能急劇擴張,產業鏈上下游均出現產能過剩。在目前LED芯片的核心被國外少數廠商掌控的情況下,盲目擴大產能會陷入同質化競爭,導致利潤下降甚至大規模虧損。解決此類問題,應該通過優化政府和市場有效協作機制,盡可能降低產能過剩的風險和負面效應。一方面要調整行業結構,積極推進過剩行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落后產能淘汰;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大力推動創新體系建設,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
結語:
我國LED產業已初具規模,并進入快速發展時期。LED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元,產量增速近50%,從事LED產業的企事業單位逾3000家,已經形成了外延及芯片制造、封裝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同時,產業也面臨標準體系不完備,產業政策不健全、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嚴峻格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將錯失發展良機,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國應加快完善產業環境,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政策的引導將是我照明行業發展的巨大優勢。
【中國安防展覽網原創稿件聲明】:凡注明“中國安防展覽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轉載或部分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