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供給不足 LED芯片期待2013新發展
2013年03月13日 13:51:21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整理點擊量:2289
導讀2012年是中國LED芯片產業為艱苦的一年。預計2013年LED芯片市場需求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國內芯片產業將迎來大面積的并購和退出,因此,LED芯片產能過剩的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芯片企業的贏利能力也將得以提升。國產芯片仍然面臨供給不足問題,期待2013年的長足發展。
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2012年是中國LED芯片產業為艱苦的一年。預計2013年LED芯片市場需求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國內芯片產業將迎來大面積的并購和退出,因此,LED芯片產能過剩的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芯片企業的贏利能力也將得以提升。國產芯片仍然面臨供給不足問題,期待2013年的長足發展。
國產芯片供給不足
去年下半年以來,LED芯片大廠加快了向我國進行投資布局的步伐。科銳、旭明的加速進入,讓我國LED芯片產業感受到的緊迫感和競爭的壓力。蘇州納晶光電公司董事長、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梁秉文博士認為,LED廠商在中國設廠是早晚的事,是時間問題。他們看好中國市場和相對低廉的智力,所以會逐漸將成熟的技術產品拿到中國來做。再加上中國的芯片企業競爭力弱,而中國對于芯片的需求又特別大,這些廠商進入中國就好像“進入無人之地”。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廠商的進入也標志著LED芯片技術已經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當然激烈的競爭也在往后的日子里等著我們。“將來的發展還是要以實力說話的,這些實力包括,團隊、公司文化與體系、核心技術及知識產權、品牌、市場渠道和資金等。”梁秉文表示。
廠商的進入,對于人才的競爭就更加不可避免,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敏認為,海外LED芯片廠商的大舉進入,短期來看一定會使產業人才更加緊張,但從長期來看應該會對我國LED產業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南昌欣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力認為,由于LED產業的特殊性,每個企業都面臨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壓力和挑戰,特別是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人才、技術的引進,資金籌措與資本運作,現代企業管理,團隊建設方面都存在許多實際困難,誰都想做大做強自己的企業,但現實并非從事LED產業的每一個企業都能一帆風順地解決上述問題。因此,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特別是企業的做法,這對每個企業來說無疑會有很大幫助。周力表示,從國家層面來講,我國LED產業正處在百花齊放、百花爭妍、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針對這一特點,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分類指導各省、市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搞好科學規劃、有序發展,避免熱門一擁而上,重復投資、重復建設,重蹈浪費資金,浪費人力、物力的覆轍。同時轉變思路,轉變觀念,科學發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應當成為LED產業發展的共識與模式,在此大前提下各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長,協調分工、科學規劃、科學管理、有序競爭,走符合自我發展的道路,進而共同推進LED芯片制造業做大做強。
LED照明行業發展需借助芯片解密技術
時代不斷進步發展,各種新興產業也不斷涌現。每一個新興產業的產生必定吸引來眾多投資者,LED照明行業也不例外。LED照明行業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近幾年可謂是風生水起,很多投資者都進入到該行業中來,以至于該行業出現膨脹的現象。LED照明行業以后的發展還需借助芯片解密技術。
中國LED照明行業由于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短短幾年發展神速,LED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看似紅紅火火的LED照明行業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風光無限,其實背后深藏著巨大的隱患。目前,國內LED企業規模偏小,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今年國內1/5LED企業將面臨倒閉危機,這是何緣故呢?
中國LED企業現今嚴重依賴外國芯片,就像小孩子依賴父母,核心技術一半以上被國外少數大公司所占有。芯片引進成本高,且隨著LED燈價格下滑,中小型企業只能獲取微薄的利潤,生存極為艱難。
國內LED企業長期引進外國芯片,倒不如直接引進芯片技術。芯片解密指單片機攻擊者借助專用設備或者自制設備,利用單片機芯片設計上的漏洞或軟件缺陷,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就可以從芯片中提取關鍵信息,獲取單片機內程序。解密技術專用于反向研究高科技芯片,學習和掌握其中的技術精髓。直接引進芯片技術有助于降低成本從而減輕了中小型企業的經濟負擔。
中國LED企業要擺脫這種尷尬困境,必須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掌握核心技術。企業可通過解密技術,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加強模仿創新,通過對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進行改進,以達到微創新或全面創新,創造自己的核心技術。在解密過程中可以依據客戶的要求對原芯片進行反向設計,解決和完善原芯片現有的問題,設計出新的芯片。單片機解密工作室已成為目前國內具專業實力和影響的IC與軟件解密的反向研究實驗室。
LED芯片期待2013新年新氣象
1962年,美國科學家尼克·何倫亞克發明了種可見光發光二極管(LED)。在LED迎來50周年華誕的2012年,何倫亞克認為,LED產業發展到今天,其技術和應用仍然處在快速發展的不成熟時期。從國家的“十二五”規劃,到因政策補貼引發的投資熱,再到資產過億元的LED企業愿景光電子倒閉、雷士照明風波、佛山照明交易內幕等事件的發生,LED產業經歷了不平靜的2012年。
2012年是中國LED芯片產業為艱苦的一年。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持續下跌成為行業基調。GLII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國內量產MOCVD設備數量為909臺,其中2012年新增的設備數量為106臺,僅為2011年新增數量的1/5。同時,2012年新增機臺多為過去幾年簽下的訂單,現在已經基本到齊。
2010年和2011年,中國共引進了MOCVD設備680臺。經過1年多時間,部分機臺陸續投產。然而,無奈市場實際需求與預期相差甚遠,大多數機臺未能按時投產。國內的909臺MOCVD,平均投產率不到六成,產能利用率僅三成。
數據顯示,國內LED芯片企業以小規模為主,MOCVD數量在20臺以下的企業占比達到75%。對于這些中小企業而言,資金緊缺是當前面臨的迫切問題。不少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并不亞于大型企業,但無奈缺乏融資能力,此類企業將會是大企業并購的主要對象。而對于沒有資金支持且技術實力有限的企業,則將徹底退出LED芯片行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