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現在人們對視頻監控系統工程的要求愈來愈規范,愈來愈高,對重要的場所要求做到24小時連續監控,紅外在夜間監控所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紅外綜合了攝像機多種技術,特別是監控光學鏡頭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那么你是否知道在眾多高清鏡頭中,根據功能也可以分為普通鏡頭和IR鏡頭呢?若你不注重夜視監控效果那么IR鏡頭對你來說就是個普通的鏡頭,如果你對夜視有額外的需求,那么IR鏡頭你一定不要錯過。
IR鏡頭夜視監控效果截圖(圖片來自優酷視頻截圖)
為什么會出現IR鏡頭 當監控攝像機功能細分后,紅外攝像機、低照度攝像機紛紛出現,也是讓人們越來越重視夜視監控。IR是紅外的簡稱,因此IR鏡頭也是專門打造夜視監控的“神器”。IR紅外鏡頭無論晚上還是白天都能獲得清晰的圖像,它采用了特殊的光學玻璃材料,并用新的光學設計方法,消除了可見光和紅外光的焦面偏移,因此從可見光到紅外光區的光線都可以在同一個焦面成像,使圖像都能清晰。
普通監控鏡頭有哪些缺陷?IR鏡頭的出現是為了彌補什么?監控鏡頭對畫質有哪些影響?一系列的問題在等待我們去找尋答案。
普通監控鏡頭在夜間用紅外光,焦點位置會發生變化,圖像會變得模糊,而IR鏡頭焦點紅外光與可見光保持一致,因此成像更加清晰。由于白天的光線與夜晚的光線光波長度不同,透過鏡頭后折射也會造成偏差,而這個偏差就是色差,也是鏡頭清晰度下降、聚焦不實的重要原因。
為了適應全天候24小時的監控需求,很多場所不僅要求攝像機能夠白天完成監視任務,還要在夜間能夠呈現清晰的畫面。而且近幾年,紅外攝像機、紅外燈大量普及,日夜型攝像機、高清晰彩色攝像機價格一定程度的下降,給鏡頭廠商也提供了大量的市場機會。IR監控攝像機鏡頭就這樣孕育而生了。
也許一個監控鏡頭造價并不高,但IR鏡頭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少的投資。糾正夜視圖像的方法并不只有IR鏡頭一種,普通鏡頭 IR-CUT同樣是一種解決方案,但零件越多給后期維護帶來的難度就越大,有一步搞定的產品又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
或許IR紅外鏡頭也遇到了IP監控攝像機發展的尷尬,從單一成本投入來看,一個紅外對應鏡頭價格比普通鏡頭價格高出2/3,這樣就造成用戶和工程商在采購時有一定的顧慮。但從長遠角度出發,這種一氣呵成的配置的確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利益。
IR紅外鏡頭的多面化 IR鏡頭解決了焦面偏移問題,究竟融合了哪種技術呢?例如,采用ED競拍能,以及電動變焦技術糾正“跑焦”問題;或者可采用新的光學設計及特殊的光學玻璃材料(LD光學玻璃)等技術,消除了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焦面偏移;或者采用特殊的ED鏡片,解決普通電動變焦鏡頭在紅外光條件下的“跑焦”問題。
這些鏡頭落實應用后才得以被人們肯定,那么廠商是基于何種原理實現的呢,這恐怕需要數據來說明問題。普通的CCTV鏡頭在光學設計的時候只針對350-700nm的波段光進行色差修正,高于700nm的紅外光則不在考慮之內,這就造成了可見光與近紅外光(700nm-950nm)的聚焦面分離。如果配備普通鏡頭使用,于夜間紅外線區域范圍內(700nm-950nm)會令圖像模糊,需再次調焦。
根據此問題,通過特殊的鍍膜設計與特殊光學材質的運用使得350-950nm波段范圍內的光都能很好的糾正色差,IR紅外對應技術也相應產生,24小時監控工作帶來不需要再次調焦。因此可以使監控系統在紅外光源的輔助下獲得清晰的成像。
IR鏡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既可以作紅外對應特殊用途,也可以用作普通鏡頭。換而言之,依據使用場合不同,紅外對應鏡頭可以與常規的紅外攝像機靈活地配合使用。紅外攝像機沒有紅外截止濾光片,但是日光的波譜中也含有紅外光,所以即使在日光條件下,紅外攝像機的成像也會受到紅外線的干擾。因此配用紅外對應鏡頭可以有效提高成像質量。
IR紅外鏡頭技術并非是難題,影響其發展的可能還在于價格??梢钥隙ǖ氖?,紅外對應鏡頭在未來幾年內仍是需求量較大的產品,一旦產量上去,其成本的壓縮自然影響價格的降低。IR鏡頭將是未來的主流,2014年將是安防監控全面升級的一年,到那時紅外夜視監控再也也不會成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