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助力安防無線監控 短期內還不能成主流
2014年09月26日 10:35:37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點擊量:41992
導讀4G時代的到來,促使ICT產業的核心技術平臺和體系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從PC(Wintel)主導的計算平臺逐步遷移至移動智能終端(Android&iOS ARM)技術體系。據統計,目前智能手機出貨量近10億部,達到PC的3倍,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移動安防”的概念變成現實。
【中國安防站拉網 市場分析】在安防產業中,高清監控一直是業界討論及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無線網絡傳輸的性能極大的制約了安防產業的發展,4G網絡的商用,打破了網絡傳輸性能對安防產業發展的約束。4G網絡的速度是3G網絡的10倍,下載速度高達100M,上傳速度為50M,可以有效的滿足高清監控對無線帶寬的需求。
此外,4G時代的到來,促使ICT產業的核心技術平臺和體系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從PC(Wintel)主導的計算平臺逐步遷移至移動智能終端(Android&iOS ARM)技術體系。據統計,目前智能手機出貨量近10億部,達到PC的3倍,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移動安防”的概念變成現實。
在網絡傳輸加速和移動終端普及兩個條件的共同作用下,安防產業的發展徹底擺脫了有線傳輸的限制,安防應用范圍進一步拓展,市場觸角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4G助力,上半年無線監控市場增長
根據對2014上半年無線視頻監控產品的銷量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明顯。
從價格看,工業級無線監控產品近兩三年的變動較小,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而民用市場以IPCamera為代表的無線監控產品價格有較大幅度下降。
從市場份額來看,無線安防目前只占了整個安防市場的5%。但是根據我國的機動車數量、運營船只數量、施工工地數量、景區以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需求量,整個無線安防市場的份額其實相當可觀,很快可以達到整個安防市場的20%以上。在一些項目升級改造中,由于重新布線投入較大,無線安防產品的應用顯然能更加凸顯競爭力;與此同時,民用安防中的無線系統正在悄然興起,因此無線安防產品具有很大的優勢去搶占有線安防的部分市場份額。
4G還不是無線視頻監控主流
首先我們要了解無線視頻監控的幾種方式和它們的上行傳輸速度,其中3G和4G為運營商組網,眾多用戶共享帶寬,理論和實際使用可能有較大差異。
盡管4G時代來臨對我們的移動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由于網速(主要是下行速率較高)的提升,我們的一些生活習慣或許也會發生改變。但是在視頻監控傳輸領域目前算不上主流應用。其原因如下:
1、中國政府在2008年12月31日發放了3G牌照,到今天已經發展了差不多6年時間,4G建設屬于初期階段,要想能夠達到與目前3G的覆蓋范圍相同還需幾年;
2、4G建設僅會在一些人員密集區域或大中城市建設,農村及縣城覆蓋率很低,目前就連3G也未實現覆蓋;
3、4G監控應用領域受限,比如在地鐵站中,因為地鐵站一般在地下,混凝土也很厚,地面基站信號無法傳入地下,相當于把信號屏蔽了,地下基站信號傳輸較差會導致無法正常接收信號。另一方面,在高速運動中,終端接收信號的能力大大削弱,所以4G視頻監控想在地下交通領域中應用有許多困難。
4、4G屬于共享帶寬,理論數據跟商用實際體驗差異較大,可以預測在人員密集區域單個用戶下行帶寬會在10Mbps以內,要想實現高清監控實屬不易。去年8月北青報在美國等地的4G實驗說明在美國信號較好時也只能傳輸一路720P。
5、4G費用明顯偏高,曾經在網上有一段子,“忘關4G,房子一夜歸移動,移動改變生活。”雖然沒有那么夸張,但按照1G流量10塊錢算的話,1路1080p圖像傳輸25分鐘即使用完畢,一個小時粗略估算要花費25塊錢流量費,而監控行業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目前傳輸成本顯然對于目前監控行業現狀不符。
綜上所述,4G視頻應用目前不會對無線監控產生根本性影響,畢竟4G尚處于商用試運營初期,真正實現4G的廣泛應用仍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短期冀望4G解決安防視頻監控的傳輸問題還不太現實。不過可以預見,隨著4G網絡建設的不斷深入,4G無線通訊技術的不斷完善,4G對安防行業,尤其是在高清視頻監控、數據傳輸、數據存儲等方面,將帶來深遠影響。可以明確的是,4G技術的應用將推動高清網絡視頻監控邁向新階段,安防監控也必將借此迎來新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