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 7月16日晚,因疫情原因延期四個月舉辦的“3·15”晚會一如既往的犀利,曝光了食品安全、汽車、房產、美容、互聯網等多個行業亂象。在一眾被點名的企業和產品中,山東即墨喂養海參“整箱放敵敵畏”,漢堡王使用過期面包做漢堡兩起案例,因涉及食品安全,引發強烈關注和熱議。
民以食為天。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想好好吃一頓健康安全的飯,似乎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食物生產源頭藥物濫用、流通過程不規范、末端食用環節不科學等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除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約束外,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安全保障技術也不斷推出,成為解決當下食品安全危機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安防技術也為各塊食品安全信息與應急保障工作的快速聯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視頻監控——監控食品生產鏈條
食品生產企業在生產加工食品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疏忽,可能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為避免該類問題發生,企業可通過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對食品生產進行實時監控。其主要利用視頻監控技術探測、監視設防區域、實時顯示、記錄現場圖像,檢索和顯示歷時圖像等功能,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重點環節實現監控,同時可以對企業生產線進行遠程監控,時刻保障食品原來從進入企業到成品銷售的每一個步驟都在可以防控的范圍內。
此外,借助視頻監控聯網系統技術,某些地區政府監管部門可以要求與企業建立聯網系統。通過互聯網或者視頻VPN專網,將前端采集的后廚視頻畫面信息推送到“公共云”,同時實時投射到監管中心大屏和手機端APP。監管部門和消費者使用手機APP,可以實時觀看餐飲單位后廚情況。當消費者發現有違規操作時,可視頻截圖舉報,同時也可查看食品抽檢結果,以及對餐飲環境、菜品及服務等進行評價打分;監督人員通過APP或大屏,可針對所負責地區進行預警信息查看,如發現問題則可通過APP進行移動執法。
RFID(射頻識別)技術——構建食品追溯系統
RFID電子標簽在食品安全中也是一項重要應用?;赗FID的產品追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跟蹤、反饋、查詢、存檔和管理。消費者及監管部門可以高效、實時、便捷查詢產品信息,全面監控種植、養殖源頭污染、生產加工過程的添加劑以及有害物質、運輸存儲及銷售等各環節中的安全隱患,對食品安全進行有效評估和科學預警,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進行有效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與條碼、二維碼等技術相比,RFID電子標簽具有識別編碼、數據可重復擦寫、標簽數據存儲量大、識別響應速度快、安全系數高、使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因此更適用于食品供應鏈“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
傳感器——監測供應鏈食品質量
對食品在運輸和儲藏過程中的溫濕度監測具有重要意義。基于食品對溫度變化特別敏感,容易引起食品變質,因此在運輸和儲藏中要求嚴格控制溫度的變化。專業的冷鏈運輸、冷庫儲藏企業要實現對客戶的優質服務,就非常有必要提供可靠可控的管理,具體對冷庫的溫濕度范圍,冷鏈車庫溫濕度情況,車輛位置,貨物運輸和交付都是作業環節中重點環節,關鍵點是對食品的溫度控制管理是重中之重。統一裝配智能化的溫濕度傳感監測系統則能夠對食品儲存冷庫和冷鏈車庫內的溫濕度狀況,進行實時自動監測和記錄,有效防范儲運過程中可能發生影響到食品安全和各類風險,確保儲運過程的食品不變質,保證質量。
另外,自然和社會環境惡化導致的人類健康損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到食品的供應,這其中所產生的問題不僅只是食品的數量供給,也包括食品安全的影響。而通過傳感監測系統的數字化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傳感技術,則可實現對食品生產基地的環境氣候監測,不僅大幅度降低人工巡查的工作量和成本,還能夠對不安全狀況提前預警,通過后臺計算機輕松實現自動遠程監測,全程保障食品的健康安全。
結語: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食品生產企業,在食品安全的監管中、在技術的應用上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案,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還會有更為先進的安防技術或者產品應用其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