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2020年,“新基建”熱度不斷,國家發改委更是首度明確了新基建的定義與涵蓋范圍。隨后,各地政府從響應國家政策要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磅文件。
本文整理了近期幾大省市出臺的“新基建”實施方案,在爭相布局的“新基建”中,你更看好誰呢?
合肥出臺“新基建”實施方案 實施200個重點項目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就印發了《合肥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這份方案的出臺,明確了合肥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目標、具體任務和保障措施,有利于準確把握新一輪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有利于推進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將對制造、民生、政務等多個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方案清晰指明了合肥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目標,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連接、協同計算、智能決策、綠色安全、服務民生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內水平。建設創新基礎設施集群方面,將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重點領域,構建“1+4+10+N”體系,即建設1個國家實驗室、4個大型綜合性研究平臺、10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N個科研及產業創新平臺,成為科技創新策源地。
從方案中可以看出,合肥市在推進本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目標明確,高度重視基礎科研能力與技術創新的提升,高度支持5G網絡的建設與覆蓋,充分意識到技術的示范應用在商業化過程中的獨特作用。同時,可以看出合肥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面向的場景將集中于5G、自動駕駛、物聯網等關鍵領域。
云南新基建實施方案發布 推進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云南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大力發展物聯網。加大5G標準下物聯網建設力度,按需新建物聯網基站,加快在高標準農田、工業園區、城市路網、社區街道、水庫、湖泊、水電站、自然保護區等布設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傳感器。到2022年,實現全省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在網終端設備達600萬臺。
推進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發展智能電網、智能微網,推進“源網荷”協同調度,精準匹配電力供需,提升全省綠色能源發用占比。在全省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安裝智能充電樁,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擴大新能源汽車產能。到2022年,打造7個智能電網和5個智慧煤礦試點,建成4萬個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產能突破10萬輛。
在構建高速泛在優質新網絡方面,提出加快工業園區、礦山、煤礦、物流園區等場所的5G網絡覆蓋,在采煤、采礦等高危環境推廣“5G﹢無人作業”應用,打造煙草、先進裝備制造、有色等領域“5G﹢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5G網絡在醫院、學校、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連續覆蓋,加快數字醫療、智慧教育、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應用建設。
湖北2.3萬億重振“工程” 新基建拔得*
湖北印發《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瞄準了重點領域,全力補短板強功能,力挺剛剛經歷空前疫情、嚴重汛情考驗的湖北浴火重生。
該《方案》中表示,聚焦新基建、城市補短板、產業園區提升等領域,三年內實施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推動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工程”滾動項目庫項目達4572個,總投資約2.3萬億元,其中新基建項目達595個,總投資7731億元。從投資金額來看,新基建工程無疑拔得“工程”的*,湖北將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交通新基建、智慧城市建設六個方面開展新基建工程建設。根據測算,湖北三年擬實施新基建項目595個,估算總投資7731億元,占工程總投資額三分之一。
此前,在《湖北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2020-2022年)》中提出,構建全省數字政府組織管理體系和“一盤棋”工作機制。明確基礎軟硬件設施和應用支撐資源由省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鼓勵市州、縣區開發應用。針對體制機制、數據和政務服務能力、協同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省市協同的管理架構,強化數字化治理和數字化能力等具體措施。
由于武漢的地理位置,國內幾個企業均早已布局湖北,隨著各個企業的加碼投資并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湖北疫后重啟,湖北“新基建”建設指日可待。
湖南“數字新基建” 100個標志性項目名單發布
日前,省工信廳發布《湖南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名單(2020年)》,以重點項目為牽引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其中,長沙有63個項目入選。
該《名單》顯示,此次“數字新基建”標志性項目包括5G項目12個、大數據項目21個、人工智能項目25個、工業互聯網項目42個。有20余個項目屬于工信部重點項目,示范作用強大。
其中,5G是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在“數字新基建”中起到“*”作用。在發布的5G項目中,除去湖南電信、湖南移動、湖南聯通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的5G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外,長沙有6個項目入選。比如,山河智能的“5G+裝備智能化系統及工程應用”,將開發支持多協議的基于制造工程裝備領域的綜合物聯網平臺系統,通過解決“5G+遠程操控、物聯網、云計算、高清視頻和VR”等技術難題,打造不少于8個5G*應用場景等。
引起注意的是在發布的25個人工智能項目中,長沙入選項目達17個。其中,計劃投資額大的是“中聯智慧產業城建設項目”,達到230億元,這也是此次100個標志性項目中大的單體項目。
福建發力“新基建” 將建海上數字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樞紐
福建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福建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缎袆佑媱潯诽岢?,到2022年,福建基本建成國家東南區域網絡樞紐和海上數字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樞紐,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深度融合。對臺依舊是福建推進“新基建”的特色。福建明確,將充分發揮海峽海底光纜作用,提升閩臺信息聯通水平。
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將建設海上數字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樞紐。按照規劃,福建將積極發展空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深入實施數字福建“151”衛星應用工程,加快建設海絲衛星數據服務區域分中心和行業分中心、基于人工智能的衛星數據智能解譯平臺、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福建分中心。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牽引,提升鄉村、交通、能源、市政、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豐富拓展應用場景,加快形成適應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體系,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一業帶百業”。
成都“新基建”三年行動方案 明確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2020年7月初,成都商報報道成都市發改委將出臺成都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據消息透露,歷經將近兩個月,成都市發改委將于近日出臺該方案,此方案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學習、借鑒其他城市經驗,與同市級部門共同制定成都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梳理謀劃和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此行動方案明確了成都推進“新基建”的基本原則、行動目標,對三年間“新基建”重點任務進行部署,明確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為了高效完成既定目標任務,行動方案還明確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創新項目建設、加強督查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且每一方面均有實質內容和項目支撐。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成都打造智慧城市、厚植戰略性基礎資源、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載體,是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升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這將是成都出臺的“新基建”指導性行動方案,對加快建設具有成都特色的新型基礎設施有重要意義。
結語: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根據每個城市特點,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各地政府要與各大企業強強聯手,落實“新基建”目標,共同建設智慧城市。
(本文根據北京郵電報、雷鋒網、東方財富網、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成都商報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