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 近年來,伴隨著無人機技術和產業的不斷發展,無人機應用也是越來越多樣化。9月2日,據有關媒體報道,我國長江三峽庫區便利用無人機順利完成了航道巡檢工作,不僅有效解決了汛期所帶來的航道漂浮物堆積等問題,同時也保障了三峽水利設施的穩定正常運行。由此可見,除了主流的農業、工業、娛樂等應用之外,無人機在水利方面也具有廣泛用武之地。
水利智慧化趨勢凸顯
*,水利建設一直是我國重視的民生工程之一。由于我國境內河流、湖泊眾多,自然氣候與環境多樣,加強水利建設不僅能有效防患各種自然災害,同時還能增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促進新能源開發與運用。基于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是水利方面的大國,不管是都江堰、鄭國渠還是大運河、三峽大壩,這些都代表了我國在水利建設上的輝煌成就。
不過,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水利建設卻面臨不少的難題,發展步伐也有所放緩。人口數量的增多、地理氣候的惡化,以及水資源分布、城鎮化發展等因素的持續作用,給我國當代水利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在此背景下,為與時俱進的解決水資源困局,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所需,我國提出了智慧水利概念,積極推動水利建設的數智化轉型。
而所謂智慧水利,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等智能技術與裝備,提升水利部門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推動水利建設的提效增速發展。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水利部門陸續發布相關指導文件,越來越多企業相繼參與到轉型升級隊列,以及各種智能技術的不斷涌現,智慧水利逐漸成為我國民生工程建設的一大風口,正迎來各種利好與機遇。
無人機帶來兩大利好
其中,無人機就是推動智慧水利的重要利好因素之一。近些年,在無人機導航、通信、傳感、飛控等技術不斷突破,無人機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擴大的背景下,無人機在水利方面的落地應用也是越來越頻繁和常見。對于智慧水利發展來說,無人機主要帶來了兩方面的價值,其一是水上水下的監測、巡檢、探索、救援和清潔;其二是對各種智能技術的融合集成。
按照類別,無人機不僅有空中無人機還有水下無人機。空中無人機能夠憑借應用靈活、操作簡單、覆蓋面廣的特點,對洪澇災害、水利設施、水環境等進行空中監測與巡檢,讓人們全面準確相關災情、環境與工程信息。而水下無人機,則可以通過水下作業,同樣在監測方面發揮作用。與此同時,水下無人機還能清潔維護水下設備,探索延伸水下水利空間。
當然,除了作為水利建設的利器前線沖鋒之外,無人機也能以中控大腦的身份對智慧水利做出貢獻。作為一個平臺工具,無人機上面可以集成各種各樣的智能技術和設備,擁有成為智慧水利發展中控大腦的潛力。在此背景下,未來不管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傳感器還是5G等技術,都可以統統集成在無人機身上,通過各種技術的融合讓智慧水利打造更簡單。
未來普及需注意三點
不過,雖然無人機在智慧水利發展上價值顯著,但當前想取得規模化的應用成果還不太容易。因為一方面,我國水利作業環境比較復雜、多變且惡劣;另一方面,我國無人機發展也還不夠完善。在這兩方面作用下,我國無人機與智慧水利的結合還尋找不少的困難。未來,我國若想無人機在智慧水利方面取得規模化的成熟應用,還需從以下三方面做出突破與努力。
首先是無人機技術層面。剛才我們已經說到,我國水利作業環境比較復雜、多變且惡劣,這給無人機的穩定性、功能性、適應性和續航性等提出不小要求。在此情況下,未來要想無人機功能滿足作業需求,還需要從技術上做出攻關與升級。
其次是無人機監管層面。現階段我國無人機黑飛、亂飛、濫飛現象較多,很容易給人們的隱私生命安全以及社會公共財產帶去隱患。在此背景下,我國無人機應用要想常態化、穩定化、成熟化,就需要加強監管與治理,營造健康良好的環境。
后是無人機人才層面。無人機在智慧水利方面的應用,背后需要人才來支持,尤其是既懂水利知識,又懂無人機知識的專業復合型人才。但眼下,我國無人機人才缺口卻比較大,特定人才更是難尋,基于此未來我國還需加強人才培養與建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