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 城市是一個“復雜巨系統”,它“橫跨文理工、融合天地生、涉及產學研”。而建設智慧城市的概念自從被提出倒現在,有著許許多多的差別。據了解,目前相關的概念有城市大腦、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操作系統、中樞神經系統、CIM(城市信息模型)、駕駛艙、儀表盤、運營管理中心等。盡管概念很多,但不同觀點背后有著相同的邏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建設智慧城市與儀器儀表行業那些不得不說的關系。
建設智慧城市的意義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城鎮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每年有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病”成為困擾各個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難題,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應運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綜合采用了包括射頻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下一代通信技術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因此能夠有效地化解“城市病”問題。
當前,信息技術呈加速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資源也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匯聚人類的智慧,賦予物以智能,從而實現對城市各領域的精確化管理,實現對城市資源的集約化利用。
建設智慧城市 離不開智能儀器儀表
建設智慧城市必然離不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儀器儀表們,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那些伴隨著城市建設而茁壯成長的儀器儀表吧。
1.流量儀表與環境監測儀表
現代城市中家家戶戶都有電表、水表等流量儀表,這些儀表的智能化便是“萬物互聯”的第一步。近年來,在我國各個城市都掀起“智能電表改造”、“四表合一工程”熱潮。通過智能電表的數據傳輸功能,電網整體的用電效率將得到大大提升,實現智能電網的建設。智能電表能夠將單個家庭的詳細用電數據隨時傳回電網,電網可以及時調控整體供電策略,夏季用電高峰期區域性電力短缺的局面將大有改觀。
此外,電、水、氣、熱四表一體化采集系統的建設也將實現智能控制,遠程閥控以及“一站式”服務等功能,助力建設節能型智慧城市。一座真正的現代智慧城市在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及信息技術應用的同時,也應著重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包括面向人的生活、教育、經濟、環境等城市能力增長的推動力。因此環境監測檢測儀表的智能化提升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目前各個城市都在大力推進智慧環保工程。智慧環保包括各種監測儀表組成的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和重點污染源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夠發布全市各監測點的監測數據,包括PM10、PM2.5和SO2等。
2.路面感應裝置
當下,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已成為我國大型城市發展的*“癥狀”,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也是智慧城市建設主題之一。智能交通體系的構建包括在城市的每條道路中增設路面感應裝置以及監測儀表,隨時隨地掌握道路上行駛車輛的狀況,利用物聯網技術提供整個城市道路運行整體狀況信息,并反饋到智能紅綠燈,以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合理對車輛進行分流,緩解擁堵現象。
一座完善的智慧城市還包括智慧路燈、智能樓宇、遠程教育、醫療等應用。不難看出,智能化的儀器儀表是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首要因素,不管是民生領域、政府服務領域還是基礎設施領域都需要在智能儀器儀表建立基礎上發展。
智慧城市的未來
據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預計達到20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2%,已經成為第二大的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支出市場。同時根據IDC預計,到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投資規模將達到346億美元。作為智慧城市重要支撐部分的儀器儀表行業,同樣也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其實智慧城市的建設早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我們的生活了。在搭建智慧水務時,全面監測水利基礎信息離不開各項智能監測儀器儀表的使用;搭建智慧食品藥品場景時,離不開各項食品智能檢測儀器儀表的使用;在搭建智慧環保的場景時,離不開各項大氣監測儀器儀表的使用。相信在未來,智慧城市與儀器儀表將相輔相成走向更好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