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隨著無人機飛行的日益增多,無人機無序的非法飛行在對航空運輸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的同時,也加大了空中交通管理部門的工作負荷,對空管安全造成不同程度影響。”
19日下午,在沈陽通航產業基地舉辦的“2020沈陽市無人機行業管理與低空安全研討會”上,東北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副主任賈忠東以近年東北發生的幾起因無人機造成的不安全事件為例表示,無人機侵入機場凈空保護區干擾航班運行已經不是故事,而是切實發生在我們周圍,需要我們正面面對,認真去解決的重要問題。
“現階段由于有效管控無人機的法律法規還在不斷完善中,隨著無人機市場的井噴式發展,機場周邊的無人機‘黑飛’事件時有發生,無人機‘黑飛’的源頭一時難以遏制。”
有關“黑飛”的難題,用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貴的話說就是,“對低慢小的探測是世界性難題,城市低空治理面臨4個難題:探測、識別、定位、跟蹤。”
目前,國內無人機保有量超百萬架,其中約90%無人機飛行高度低于120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徐晨晨博士在研討會發言時表示,“低空是無人機應用活躍、空域經濟具潛力的區域。簡單禁飛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積極的低空管控方法。”
而在民航華北管理局原副局長何鳴寒看來,無人機運行的大眾化和專業化并行發展的新局面,向技術應用和運行體系提出新概念,也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包括基于不同需求的運行場景和運行概念,新型的空中交通運行概念和規范體系,基于分類使用的空域劃設和管理體系,以及基于風險管控的社會安全保障體系。
有關對“低慢小”的管制,賈忠東說,根據總局空管局157號《關于明確對‘低慢小’等非法升空物體管制運行要求的通知》,東北空管局也下達了《關于進一步明確“低慢小”等非法升空物體管制運行的通知》,在管理無人機飛行的規范和有效監督上有了極大的進步。
在他看來,正常的無人機飛行需要民航局、其他空域用戶以及空管局多方配合,監督管理。目前,對無人機飛行的運行保障和監督管理,東北地區空管局主要通過以下手段進行保障:
首先,在預先飛行計劃管理方面,包括在通航服務站系統平臺申請飛行計劃,在計劃中標明作業相關信息,特別是明確的經緯度等。而在飛行計劃執行保障階段,需要協調相關管制指揮部門。“計劃批復后,在計劃執行運行保障階段,經營人要在飛行前一日通報區域管制部門次日飛行計劃,確認次日飛行具體信息。”管制部門根據計劃批復情況和次日運行情況規劃無人機飛行,按具體情況分別以作業時間隔離,作業區域隔離,作業高度隔離等手段保障無人機飛行不影響正常空管保障。
而在何鳴寒看來,對無人機分類管理是基礎。比如按照應用功能,飛行范圍、飛行性質、無人機大小、消費類、專業類進行分類;而對空域分類管理則是保障。包括放開應該放開的空域,推動大眾娛樂使用空域,推動無人機活動空域分級管理,區分無害飛行和有害飛行,對涉及公共安全的進行清單管理,強化必要的安全措施,對有害飛行實施正面清單管理,對娛樂性消費類無害飛行實施負面清單管理。
“公共航路作為無人機在低空安全高效飛行的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已逐漸成為共識,政府出臺政策將加速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徐晨晨博士表示,低空飛行環境復雜,航路規劃構建存在諸多關鍵技術難題,解決這些問題,遙感和地里信息技術可以發揮重要的關鍵作用。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地,沈陽通航產業基地在有關低空安全方面的探索自然也是焦點。
無人機產業目前已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不僅是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科技實力和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方興未艾,特別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扶持鼓舞下,迎來了*的發展契機和更加優越的發展環境,呈現出“飛起來、熱起來、強起來”的良好態勢。
法庫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大為研討會致辭時表示,法庫縣委、縣政府搶抓低空開放機遇,持續發展通航及無人機產業。“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已建設成為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健全、空域環境優越、配套功能完備的產業園區,綜合保障能力達到國內*水平。基地入駐無距、圣宏、壯龍、旋飛等無人機企業20余家,初步構建起集研發、生產、銷售、運營、培訓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具備了空中旅游、農林植保、地質勘察測繪、氣象探測、應急救援、警務巡查、駕照培訓等運營服務功能。”
今年5月2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了《建設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在遼寧省委省政府、沈陽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8月28日《沈陽市“北方工業級無人機綜合應用試驗區”申報方案》通過專家評審。陳大為說,“試驗區”以驗證飛行為特色,重點開展工業級無人機應用綜合驗證飛行、無人機空管技術驗證飛行、先進載荷技術應用綜合驗證飛行。積累運行數據,提出多場景下運行標準;開展無人機適航審定技術研究,建成工業級無人機適航審定和檢測中心;開展無人機空管技術研究,實現UTM和ATM融合,提升空域使用效能;打造我國試驗飛行綜合基地,以試飛驗證為牽引,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形成產業集聚。
“10月1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專家評審組到我縣實地考察驗收,評審組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服務保障等方面給予我縣高度評價,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打造‘北方工業級無人機綜合應用試驗區’的信心和決心。”
研討會期間,來自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的植檢植保站代表分別發布了2021年植保作業面積及作業需求采購信息。
本次無人機行業管理與低空安全研討會沈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法庫縣人民政府、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沈陽市分會承辦,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協辦。參會人員包括來自國家民航總局、民航東北管理局、民航東北空管局、中共遼寧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遼寧省植檢植保站、吉林省植檢植保站、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內蒙古自治區植檢植保站、中共沈陽市委軍民融合發展辦公室、沈陽市工業化和信息化局、沈陽市科學技術局、沈陽市應急管理局、沈陽市消防支隊、沈陽市農業農村局、沈陽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領導,民航干部管理學院專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代表、無人機企業家代表,共計150人。
財湖機場簡介
財湖機場位于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內,在法庫財湖東岸,沈康高速公路在此有財湖互通口。其所在的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是以發展通用航空及配套產業為主的新興產業基地,規劃面積117平方公里(含十間房*通航特色小鎮),地處法庫203產業經濟帶、沈陽“1小時車程”旅游經濟帶內。是國內同時擁有通用飛機起降場、無人機專用起降場、水上飛機起降場三鐘機場的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兼有報告式空域3000米以下,3000平方公里以上及共享式空域可達到5000米以下,6000平方公里以上,凈空環境良好,同時周邊200公里范圍內,有20多個可供通用飛機起降的機場。
環財湖公路、通航大道、財富大道、通飛路等綜合路網和管網基礎設施完善。
規劃未來5到10年建設成為集通用航空產業、休閑旅游為一體的“通航+”概念新城,打造成為“亞洲通航之都”。
財湖機場現主要飛行業務有航空測繪、應急救援、醫療救助、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警務巡查、駕照培訓、電力巡線、空中游覽、航空拍攝、試驗飛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