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產品評測】科技戰“疫”,科技向善。疫情常態化,與疫情相關的科技方式,都是安防行業目光聚焦之處。對于人員通行與驗證,是安防新一輪的技術挑戰。
當然,這一市場競爭格局也是百花齊放,然,亂花漸入迷人眼,市場如何選擇最優品,本期為業界帶來小視科技測溫健康碼核驗一體機,對于這家智慧視覺全場景生態服務商,該機有何科技作為,又有何抗疫之能,是評測重點之處。
時與勢下,通行核驗的突圍之戰
找準靶心,找準場景,把脈需求,小視測溫健康碼核驗一體機才有用武之地。疫情常態化、精細化防控的背景下,在醫院、火車粘、商超等公共場合,對于人員通行核驗的測量體溫、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查驗成為必須環節,但人工核驗復雜、核驗真實性存疑、通行效率低、疫情傳播風險、跨省出行不便以及老幼群體核驗困難等,都是痛點。那,如何破局?
在與廠家溝通得知,小視科技作為服務商,軟硬一體化,以測溫健康碼核驗一體機+云平臺服務,提供健康碼狀態核驗、人臉門禁自動授權、體溫無感篩查、人證合一認證、進出記錄追溯、數據挖掘分析。

多重識別的多維度檢測能手
一體機必然是多功能與多配置的綜合體,在識別部分由三大塊構成。該機的人臉識別終端,依托深度學習算法,融合活體檢測及最優人臉識別算法,識別速度為200ms以內,產品支持口罩檢測、戴口罩人臉識別,*認證、人證比對認證,可配套閘機、門禁 控制器做物聯對接;
在終端頂部的裝配非接觸式額溫檢測模塊,在 通行人員進行人臉識別的同時,用非接觸、無感知的方式,對其進行體溫篩查。
據了解,測溫誤差:±0.5℃,工作溫度:0-31℃,測溫范圍:35-41℃(可調整20-50℃),測溫時間:1-2秒內;位于立柱處的健康碼掃描盒,采用國內領先的掃碼技術,具有掃碼速度快、識別率高、兼容性好等特點,可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
該產品目前已實現全國數千個小區、數百個政府園區及交通站點、超200家醫院合計數萬個點位部署,實現人證碼合一核查,體溫快速檢測。
以交通站點為例,成功應用于徐州各交通站點,包括徐州東站、徐州站、徐州汽車站(總站/南站/西站/北站)、觀音機場、高速路卡口、泰州市姜堰區汽車客運站等場所。
相關設備于8月20日部署完畢后部分啟動,截至8月23日,共計檢測旅客173552人次,檢測到黃碼29人次,紅碼2人次。目前全部啟動后,日均檢測旅客達15萬人次。應用方對與小視科技該產品提出高度贊許,讓他們業務工作效能倍增。

軟硬一體,同步實現人、證、碼、測溫、口罩 “五合一”檢測
要體現應用的無人化、場景化、智能化服務,小視測溫健康碼核驗一體機結合小視星環平臺,通過手機掃碼核驗健康碼,還可以通過刷*調取健康碼進行驗證,輕松同步實現人、證、碼、測溫、口罩“五合一”檢測。
康碼核驗+體溫篩查,支持國康碼及健康碼、*、人臉等多種組合方式核驗+測溫,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開關或組合。
為了增加場景適應性與適配力,該產品的針對性的定制其功能項。
健康碼核驗(核驗健康碼,適用于地鐵、商場、門店等出入口);
*核驗(人證比對,同時核驗健康碼,適用于三站一場等通行出入口);
人臉核驗(戴口罩人臉1:N 比對,同時核驗健康碼,適用于社區居民/園區或寫字樓員工管理,刷臉直接核驗信息,無需刷健康碼或*)。
另據了解,小視星環平臺以人臉識別前端設備為核心,對前端設備進行統一接入、統一管理,提供健康碼應用,包含識別記錄、 健康碼狀態、實時體溫等數據。
記者觀點
作為一家服務商,在數字化轉型中其商業邏輯和技術路徑較之以前,必然發生變革和轉移。其商業重心不單單只是賣硬件而已,更多是一種商業服務屬性。這就需要體現三點:價值發現,創新使能,持續運營。
此次評測的小視測溫健康碼核驗一體機,賣服務是其終極訴求,構建的也不僅僅是通行的科技檢測方式,而是在此基礎上對于疫情常態化的場景運營方式。
所以,該產品是在掘金一個未來兼具社會效益和商業價值的新藍海,而作為一個服務商,如何以生態之力來聚合該產品多方之能,共創這個通行檢測生態圈,那將是小視科技的另一個征途。總之,當科技與安全,和諧共生時,平安的樂章,終將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