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智慧城市】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迭代,以及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催生了眾多以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社區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興起和發展并非一蹴而就,我國現代化城市發展大致經歷著信息化建設、數字化建設和智慧化建設的路徑。
在智慧城市的大力推廣和普及下,燈桿作為城市里資源最為豐富的基礎設施,很快被智慧城市的浪潮所選中,作為智慧城市的切入路徑之一,也備受行業青睞。如今,智慧燈桿的大規模部署已然成為智慧城市的一種體現,也被認為是智慧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一環。
大規模部署,融入城市建設
近年來,智慧燈桿逐漸出現在多個城市的街頭。與傳統路燈不同,智慧燈桿具有數量多、取電方便、位置佳、易于擴展等優勢,使用智慧燈桿后,不僅可以節能60%、實現智能開關和調光控制,還能通過整合監控攝像頭、5G微基站、安全報警等硬件,實現交通、城管、環保等智慧管理功能。隨著一批批智慧燈桿在各地投入使用,智慧城市有了新的景色。
在生態環境方面,智慧桿塔通過共享和智能化大幅降低了市政設施的能源消耗,桿塔采集到的環境信息可以用于城市噪聲及污染防控,促進綠色協調發展。
在社會和諧方面,智慧桿塔作為信息化的公共基礎設施,在促進多個行業領域共同發展的同時還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及便捷的生活服務,使城市更加宜居,社會安全穩定。
在城市面貌方面,智慧燈桿可以大幅度減少城市地面設施的繁雜度,做到實用、美觀、簡約、大方。燈桿外觀可進行主題化的藝術設計,更好地體現城市特色。
迎來新風口,點亮萬億市場
2022年3月1日起,我國智慧燈桿產業的首個國家級標準《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桿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正式實施。文件規定了桿體分類、一般要求、設計要求、布局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以及運營服務要求等內容,不僅滿足了產業發展需求,統一了智慧燈桿的應用和運行規范,也為后期管理整合、多桿合一等提供了有效依據。隨著標準的正式實施,智慧路燈相關概念股迎來持續漲幅,智慧路燈領域似乎迎來了新的風口。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城市照明路燈數量規模龐大。2020年城市道路照明燈數量已增長至3049萬盞,疊加城市新建道路,由此帶來的路燈的新增和更換,每年將達到非常可觀的數目,發展潛力巨大。
當前,智慧燈桿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浙江、江西、安徽、深圳等多個省市都有相關政策規劃推出,未來發展前景看好。據CTIA 預測,2021年我國以智慧燈桿為入口的各種硬件及服務的市場規模或為3.7萬億元,占智慧城市市場總規模的20%,并有望在“十四五”期間呈現大幅增長。
智慧升級,全面賦能智慧城市蝶變
從最初的手動開關到自動開關,從簡單的照明功能到如今的多功能路燈桿,這一系列的變化讓智慧燈桿肩負著更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的功能。在5G等信息通信技術的加持下,每一個燈桿都會成為智慧城市的神經元,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將各類信息的數據匯集到城市“大腦”中,讓城市有溫度、更智能,革新城市運維管理手段,便利民生。
數字政府:城市擁有大量的路燈,是最密集的城市基礎設施,便于信息的收集和發布。智慧燈桿將是未來物聯網信息采集的重要來源。以路燈互聯帶來的解決方案,在路燈桿上諸功能元為基礎切入智慧城市業務,逐漸成為現代化城市管理新的突破口,也是打造“數字政府”的有效途徑。
智慧交通:在5G、AI等技術的助力下,路燈還化身為具有“智慧”的交通輔助設備,助力城市交通的現狀改善。通過實時感知城市道路中的車、人、物變化情況,智慧路燈便可輔助車輛做出駕駛決策,實現了自動駕駛信息的低延時、行駛的高安全。簡單而言,智慧路燈網絡讓自動駕駛汽車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
城市防澇:借助智慧燈桿的強大功能,可以實現城區雨、污水全過程監管。水利部門可以借助該系統整體把握整個城區內澇狀況,及時進行排水調度,并且可以借助智慧燈桿的原有設施實現預警信息LED屏展示、視頻監控、音柱告警喊話等一系列功能,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結語:燈桿作為城市里資源最為豐富的基礎設施,也掀起了建設熱潮,“多桿合一、一桿多用”逐漸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大趨勢。2022年,隨著我國智慧燈桿產業的首個國家級標準正式實施,智慧燈桿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進一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