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疫情反復、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在沖擊全球汽車產業的同時,也在加速重構汽車供應鏈體系。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汽車智能化供應鏈最集中的區域,此次上海疫情對該區域零部件企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此背景下,
如何推動長三角智能化供應鏈創新發展、迎接汽車產業供應鏈新變革,既是當前行業關注的焦點,又關系到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
6月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武漢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2022年度第10期高端研討會,圍繞“長三角智能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與汽車產業供應鏈新變革”問題展開深度研討。會議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主持,特邀相關部門代表、行業專家,以及縱目科技、華域汽車、安波福、大陸、納芯微電子、ADI、東風集團、楚航科技、英博超算、福瑞泰克、普華基礎軟件、禾賽科技、博泰車聯網、隼眼科技、易咖智車等整車、軟件及零部件企業共150余人出席。
01、疫情加劇供應鏈危機,也帶來數字化、國產化新機遇
從去年芯片斷供到今年上海疫情,零部件的短缺嚴重制約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也暴露出我國汽車產業供應鏈的短板。會議嘉賓認為,供應鏈問題中短期是疫情問題,中長期則是從過去的全球化紅利到現今的全球化風險所帶來的問題。企業在過去兩年對沖疫情影響的實踐中,也紛紛就如何布局未來的新供應鏈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應充分認識到供應鏈問題即是“危”也是“機”,“斷鏈”危機強化了企業的抗風險意識,全球化分工協作帶來的紅利不再、企業內部及產業上下游遠程協同的工作模式常態化背景下,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和國產化替代逐步成為行業共識。
為了對沖疫情帶來的線下業務停擺的風險,企業全面加快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領先企業已經開始加快布局遠程辦公、遠程交付、遠程監管及服務,通過制造工廠端“少人化”、生產庫存訂單等數據“遠程化”管理、使用虛擬仿真技術工具等方式,提升疫情期間遠程協同的能力和效率。此外,國外企業也在加深與本土供應商的合作關系,推動技術研發、供應體系本土化,以滿足國內快速迭代的產品需求。
02、構建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需要多元化布局
汽車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整個鏈條停擺。此次上海疫情對長三角零部件企業造成的巨大沖擊,增加產業鏈多元化布局,從原來的“集中生產、集中供應、效率最大化”逐步轉向“去中心化、供應鏈近地化”的布局策略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這意味著企業在供應鏈的長遠戰略布局上將更加注重安全與效率兼顧的多維度考量。同時,國外企業也在尋找更多的本土供商,完成供應鏈在國內多區域布局,以便在產能緊張時快速替代、增加產能。
在此之外,為應對產業鏈短期可能出現的需求增長和波動,企業也在調整原先以“優化庫存”為管控手段的前置思維模式,科學設定安全庫存,甚至備份更多供應鏈以應對危機。強化“多對多”的戰略構型,重點關注局部的區域性服務和市場功能,形成多對多資源互補的格局,盡管成本較高,但迫于國際形勢,建立多元化布局是更符合現實需求。
03、平等互贏的新型供應鏈合作關系正在形成
經過全國疫情與上海疫情兩輪沖擊,主機廠與供應鏈企業的合作模式由傳統的“管控合作”轉變為“共生共贏”的新型合作關系。企業嘉賓指出,合作共生和共同進化是未來汽車供應鏈的基本邏輯。整車企業、大小零部件企業、下端中小微零部件供應商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全面整合并構建起更親密互信的新型產業生態,才能保證供應鏈體系的穩定性。在后疫情時代,構建新型的、平等互贏的供應鏈關系將成為新趨勢。為此,需要企業打破行業壁壘,進行資源協同整合,在產品研發、供應鏈保供等方面加快深度融合,建立更加緊密的整車-零部件合作機制和模式,形成資源互補,進而保證整個供應鏈的穩健發展。
會議中,不少企業表示正在推動建設更開放、共享、透明的智能汽車供應鏈管理新模式。一些本土供應鏈企業將排產計劃、交付周期等關鍵信息與上下游企業共享,提升客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04、芯片供應危機已由全面短缺轉向局部短缺
2020年以來,芯片短缺問題是行業關注的焦點。會議嘉賓指出,今年的芯片供應危機與去年相比有了新的變化,除汽車以外的其他行業已經逐步緩解,但汽車行業“缺芯”的狀況仍將持續。2020-2021年,由于原材料供應、晶圓制造和封測廠停工等因素導致全球芯片供應短缺持續發酵,加之消費電子的擠出效應,幾乎所有行業所有種類芯片都面臨短缺的情況。2022年,汽車仍是芯片短缺影響的重要行業,但芯片短缺的種類大幅減少,據統計70%以上的芯片短缺來自汽車主控MCU芯片、功率類的電源芯片和驅動芯片,以及信號鏈CAN/LIN等通信芯片。由于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預計“缺芯”問題將持續至2022-2023年。
05、加快復工復產還需解決生產與物流“堵點”
當前,全國汽車產業供應鏈狀況逐步好轉,但依然面臨不少挑戰。其中,生產與物流是復工復產兩大“堵點”。在生產環節,員工雖然復崗,但由于備件或者供應鏈中的零部件短缺,導致產能利用率難以恢復到最佳狀態;物流環節,部分地區還存在物流延誤、阻滯、成本增高等現象。
與會企業嘉賓建議,管理部門應推出在特殊時期幫助企業閉環生產的預案政策,比如制定一套讓企業迅速自檢、確保安全、準入閉環生產的體系,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企業依然能夠快速進入閉環生產狀態。同時,在主要城市之間開設綠色物流通道,取消不合理限制,確保物流體系順利通暢運行。
最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百人會將進一步搭建供應鏈平臺,推動我國新一代汽車供應鏈在全國更好地進行資源配置,優化供應鏈的布局。接下來,百人會還將圍繞智能汽車零部件區域布局、供應鏈變革、新型智能Tier1升級等問題開展多場深度研討活動,收集會議嘉賓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專題報告遞交政府相關部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