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建筑物在建造和運行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和能源,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
中國碳排放的一半與房屋、樓宇有關 -- 2018年,中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占全國碳排放比重的51.3%。如何減少建筑物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經迫在眉睫。

從2022年4月1日開始,中國首個建筑碳排放強制性規范《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已正式實施。
作為建筑設計強制要求,其涉及范圍包括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統、施工調試驗收與運行管理等內容。
《通用規范》從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既有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三個方面,明確了設計、施工、調試、驗收、運行管理的強制性指標及基本要求。內容架構、要素構成、主要技術指標等與發達國家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接軌。
與2016年起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基礎上,中國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熱工性能限值要求,與大部分地區現行節能標準不同,平均設計能耗水平在現行節能設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分別降低30%和20%: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5%;其他氣候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65%;公共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2%。
《通用規范》的實施是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控制性底線要求,在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驗收、維修、養護、拆除等建設活動全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對于既有建筑改造項目(指不改變現有使用功能),當條件不具備、執行現行規范確有困難時,應不低于原建造時的標準。實施后,現行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中的強制性條文應及時修訂,且不得低于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的規定。
《通用規范》對建筑意味著什么
中國過去的建筑相關碳排放標準更多是推薦或者建議,但是此次《通用規范》對于碳排放強度有了明確強制標準,解決了過去對于建筑碳排放沒有明確量化指標要求的問題。
對于中國的建筑來說,無論是新建建筑還是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設計,《通用規范》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明了一條路,這不僅可以帶動關聯產業的技術創新,部分指標要求的提高更是為綠色、節能建筑技術以及服務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契機。除了新建建筑的建設活動全過程均要嚴格遵守《通用規范》,中國更嚴格的建筑碳排放指標也將使既有建筑的管理者開始更加注重建筑碳排放,特別是建筑在運行中產生的能耗。
如何減少建筑碳排放
建筑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產業,推動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答題。
減少建筑碳排放,我們首先要清楚建筑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建筑的碳排放主要通過建材生產、建材運輸、建筑施工、建筑運行、建筑維修、建筑拆解、廢棄物處理7個環節構成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因此,減少建筑碳排放應對七個環節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過程中,建筑運行碳排放占據總排放的一半以上,因此,減少建筑運行過程碳排放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重點和關鍵。
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主要來源于用電消耗和供熱系統中的煤炭燃燒。2018年,我國建筑運行中的供暖、生活熱水、炊事等環節消耗化石能源相關的直接排放占比達總量的一半,間接排放中電力和熱力相關的碳排放分別占42%和8%。
建筑運行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在運行階段用于維持建筑室內環境并保障建筑使用功能的所有終端能源消費量,主要有煤炭、天然氣、液化石油氣(LPG)、熱力和電力等。在能源平衡表中,建筑運行能耗主要包括城鄉居民生活、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和其他行業的終端能源消費量。
建筑運行碳排放現狀
根據2020 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省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指南》中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排放因子,2019年建筑運行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1.5億噸,占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中直接排放4.7億噸,占建筑運行總排放量的21.7%。2019 年我國建筑運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為1.54噸,單位面積建筑運行二氧化碳排放為33.4 kg/㎡。建筑運行的減碳,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對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全方位邁向低碳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樓宇自控技術減少建筑運行碳排放
樓宇自控系統將建筑物內的空調系統、智能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電梯系統、冷熱源監控系統、送排風監控系統、風機盤管監控系統等眾多分散設備系統集成到一個系統平臺,對各個設備的運行、安全狀況、能源使用狀況及節能管理實行集中監視、管理。同時,依靠強大軟件支持下的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數據分析、邏輯判斷和圖形處理,對整個系統作出集中監測和控制,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全面節能,提高運行維護的效率,減少設備失控或設備損壞,提高大樓內人員的舒適感和工作效率。
樓宇自控系統主要作用
1、節約能耗
樓宇能源耗損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機電設備的異常,嚴重時可能會造成短路從而形成火災;另一方面是24H的所有設備待機。
從定義上來看,樓宇自控系統能夠保證寫字樓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極大降低了設備異常的概率,為樓宇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時,依靠互聯網技術,樓宇自控系統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適時關停部分設備,比如檢測到全樓已經沒有員工的情況下,可以把廊燈,空調自動切斷,避免設備不必要的運行,極大節省了運行能耗。
2、節約人力
傳統樓宇中,設備檢查、維護、保養都是依靠人力完成,成本高、耗時長。而在樓宇自控系統中,大量的巡檢工作是由程序自動完成的。不僅能收集數據,還可對數據進行處理,以設備平日耗電均值為標準進行審核,自動將問題反饋給員工,從而減少響應時間,直接有效地提升人員效率。
3、延長設備壽命
既然能夠監控到設備用電情況,那必然也可以據此預估設備使用狀態。
一般來說,當設備用電出現異常時,不一定已經處于毀損狀態,提前捕捉到異常并及時處理,能夠極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幫助企業減少損失。
可見,通過樓宇自控系統,可極大地減少建筑運行過程中的碳排放。
一直以來,康沃思物聯堅持自主創新,組建了一批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專注于具有自主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產品研發,在底層軟件也做到了自主可控,防止“卡脖子”。康沃思物聯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及先進的制造能力;兼具軟硬件開發能力;擁有建立在AI算法之上的的運維平臺;擁有自主研發的DDC控制器;具備豐富的經驗與深厚的底蘊。

作為國產樓宇自控方案提供商、建筑智能化運營的創新實踐者,康沃思物聯與生俱來自帶“節能”基因,聚焦智能建筑和行業數字化轉型,公司從創立之初便以實現建筑節能減碳為使命,積極投身節能減碳事業,以能耗管理平臺,樓宇自控系統,IBMS系統,智慧照明系統等能源管理系統為核心,以智慧科技為樓宇賦能,使傳統建筑從單一冰冷的鋼筋水泥演變成可感知、有溫度、會思考的“智慧生命體”,通過數字化產品和技術,賦能建筑能源管理,為建筑提供科學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