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打開貴州清水江干流數字孿生平臺,隨著鼠標輕點,清水江干流流量、水深等水文數據,實時動態顯示在屏幕上。
“數字孿生平臺是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其中之一,它可以實時監測水域情況,清晰地掌握流域水文的現狀、異常和趨勢,就像人到了現場一樣。”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職工張承鳳介紹,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是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手段。
早在2021年,貴州省就啟動清水江干流(都勻市茶園水庫至施洞水文站河段)河湖水文映射項目,取得良好效果。今年2月,水利部印發《關于開展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數字孿生流域先行先試工作。
貴州把握機遇,數字孿生清水江(干流-都勻市茶園水庫至施洞水文站河段)(以下簡稱“數字孿生清水江干流”)項目由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承接,在原貴州省清水江干流(都勻市茶園水庫至施洞水文站河段)河湖水文映射項目基礎上開展建設,以“2+N”(防洪四預和水資源四預業務)為核心,以清水江干流為試點范圍,按照貴州省數字孿生流域總平臺的標準搭建數字孿生流域平臺體系。
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數字孿生清水江干流先行先試項目建設,協調好建設過程中的各方面關系,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參照水利部及有關省區項目辦公室組成模式,并吸取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貴州省防汛抗旱指揮系統、貴州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等經驗,成立了貴州河湖水文映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聯系協調機制,制定了每半月召開一次項目協調會制度,積極推動與貴州省水利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及黔南州、黔東南州等相關部門開展項目需求調研、基礎資料收集,及時指導解決存在的問題。截至目前,召開貴州河湖水文映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會議19次,制發會議紀要12期;監理例會2次,制發會議紀要2期。
“數字孿生清水江干流項目主要以規范數據底板技術指標及成果標準,完善數據資源,完成可視化模型構建,通過傳統水利監測站網和新型水利監測網共同建設完成水利感知網,完成流域防洪業務應用為主。”張承鳳說。目前,數字孿生清水江干流先行先試工作數據底板完成率達90%、搭建模型平臺完成率達80%、水利感知網完成率達100%、流域防洪業務應用完成率達90%,水資源管理與調配業務應用完成率達60%。
數據底板采用三維地形建模、傾斜攝影、BIM以及游戲引擎等多種技術手段,完成沿河重要防洪城鎮50多平方公里傾斜攝影模型構建,茶園水庫、桃花水電站約10平方公里水下地形測量,5處BIM模型構建以及400余處河道大斷面測量。
防洪“四預”系統共接入47個河道水文站、86個水庫水文站、66個河道水位站、278個雨量站監測數據。以流域場景及水情測報數據為基礎,構建覆蓋全流域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一二維水動力模型、馬斯京根模型,針對茶園水庫和桃花電站建立規程調度、水位控制以及出庫控制等調度模型,并將模型模塊化、服務化、接口標準化,為流域洪水“四預”提供理論支撐。
水資源綜合管控系統以水資源“供用耗排”為主線,建立水資源管理與調配數字化場景,擴展升級水資源監管預警、調配管理決策、節約用水管理服務等功能,保證試點流域水資源控制指標及水質監測數據等詳實可靠,為都勻、凱里科學合理地確定取用水量、制定水庫調度方案等提供決策依據。
數字孿生清水江干流項目建議以來,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以數字孿生技術為支撐,貴州清水江干流為試點流域,初步完成清水江流域(都勻市茶園水庫至施洞水文站河段)數字孿生平臺搭建,成效明顯。今年汛期以來,清水江洪水預報優良率達90%以上,同時,通過對來水量、用水量的精確監測,算清水賬,實現水資源精細化管理,建立起水資源開發利用預警模型,為貴州水網智慧調度奠定基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