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數字經濟時代,云作為城市基礎生產力和堅實底座,日益成為激發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動能的重要基礎支撐。城市云服務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城市數字化轉型成效和數字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標志。
近日,為科學評價我國城市云服務發展水平,發掘城市云服務發展特征和規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團隊創新性建立了一套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發布《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以當前業界較為缺乏以城市云服務為觀察視角,全面剖析了全球及我國云服務總體發展態勢,系統研究了云服務發展對城市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的深層次作用與價值,并以指數為工具,對我國GDP TOP60城市云服務發展狀況進行客觀評估,構筑城市云服務清晰畫像。同時,報告深入分析了城市云服務發展現狀及面臨問題,并對推動城市云服務向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提出展望和建議。
云服務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數據規模和互聯網化的新應用加速爆發,利用海量數據賦能業務變革的能力成為數字化轉型成敗的核心。這就要求推動IT架構的云化發展。因此,云是數字化轉型的先決基礎和關鍵數字底座。
云服務為數字化轉型中推進IT架構的云化提供了一條便捷高質的發展路徑。云服務是數字技術發展和服務模式創新的集中體現,它以云基礎設施為核心,將先進技術和行業生態能力沉淀于云上,以服務化的方式,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的算力、平臺、軟件等原生化服務。
我國加快政策牽引助推云服務蓬勃發展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席卷之下,全球云服務市場持續穩步快速發展。Gartner統計,2021年以IaaS、PaaS、SaaS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3, 307億美元,增速32. 5%.國外政府關鍵部門、Facebook、高盛、輝瑞、美聯航、愛立信等來自互聯網、金融、醫療、制造、電信等各行業領域的全球大型企業紛紛采購云服務。同時,軟件SaaS化成為重要發展趨勢,未來大部分軟件將走向云化。
我國高度重視云計算在數字化發展變革中的重要撬動價值,持續推出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云服務發展。在宏觀政策和數字化轉型現實需求的雙輪驅動之下,我國云服務市場呈爆發式增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2021年我國云服務市場規模達3229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47%。
城市以云服務為抓手推升數字經濟發展
城市是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承載空間。深化城市數字化轉型,是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路徑。在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以云為核心的新型城市數字基礎設施成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城市云服務發展水平日益成為度量城市數字化水平的新名片。
云服務聚焦城市數字化核心場景,全方位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云服務圍繞數字政府、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算力設施升級四大關鍵場景,提供新技術、落地新應用、塑造新模式,通過場景化賦能,持續釋放云的倍增效應和核心價值。
城市云服務發展呈階梯分布
北京、深圳、上海形成第一梯隊(創新領跑),引領全國云服務發展。廣州、杭州、武漢、西安等34個城市形成第二梯隊(加速追趕),在細分領域打造具有獨特優勢,對創新領跑城市形成追趕之勢。其他城市形成第三梯隊(蓄勢提升),云服務發展在探尋數字經濟發展著力點過程中蓄勢待發。
云服務發展水平與數字經濟規模之間呈現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基于2021年現有數據測算可以觀察到: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每增加1分,數字經濟規模對應增加,范圍分布在[116, 1005]億元區間。蓄勢提升城市的云服務發展水平與數字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力相對較小;當城市云服務水平發展到加速追趕階段后,其與數字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力快速提升并達到頂峰;隨著城市云服務不斷成熟進入到創新引領階段,二者間的相互影響力又開始逐步放緩。
城市用云量水平有巨大提升潛力
與美國云服務支出GDP占比相比,我國三大創新領跑城市發展水平基本相當。但加速追趕城市、蓄勢提升城市的云服務支出GDP占比不足美國的20%。整體上我國用云量水平不高,重資產輕服務、以采購硬件和軟件資產為主的傳統IT建設模式是重要原因。
城市上云廣度深度仍需提升
從云服務覆蓋行業范圍衡量上云廣度,云服務一級行業覆蓋率達到88%,但二級行業覆蓋率僅51%。從用云量、用云類型來衡量用云深度,基礎資源、農林牧漁等行業的用云深度相對不足,用云量僅占15個一級行業用云量的1%左右;另外,SaaS等深層次應用在用云量中占比不高,三大梯隊樣本城市 SaaS支出占云服務支出比重在20%-30%區間,不及美國50%的發展水平。
城市云服務政策環境有待優化
云服務已納入政府采購目錄,但尚無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與之對應。安全方面,云服務安全評估認證和監管機制初步建立,但在推廣過程中云服務用戶參與不足,云服務安全評估未納入云服務采購要求等情形仍然存在,是制約城市云服務發展推廣的重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