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2022年是跌宕起伏的又一年,在疫情反復、全球貿易供應鏈緊張的影響下,盡管國內的消費電子產業面臨重重挑戰,依然充滿韌性地在持續發展前進。
OFweek維科·數字生活網整理了2022年發生的十大年度大事件,為大家呈現過去一年行業的重要時刻。
01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02華為2022全屋智能3.0發布
在2021年4月8日華為提出了華為全屋智能1.0,1+2+N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發布以來便受到業界極大關注。
其中,“1”指的是華為全屋智能主機和全屋智能主機SE,發揮全屋智能連接中樞作用,相當于人體大腦;“2”定義成2套核心方案。一套網絡方案包含PLC全屋互聯和全屋Wi-Fi6+,一套交互方案是指全屋中控家族和智慧生活App;“N”升級為全屋十大子系統,包括安防、照明、遮陽、網絡控制、影音娛樂、冷暖新風、用水、能耗、家電和家具家私等。
在2022年在3月16號,華為召開了“2022全屋智能及全場景新品春季發布會”,推出了可墻可桌的智能中控屏、智能主機 SE,覆蓋了大部分前裝市場的戶型。
7月4日發布華為全屋智能2.0解決方案,開始從前裝市場向后裝市場進發,同時帶來了交互體驗 2.0,實現了全屋聯網化、空間集控化、交互自然化和系統聯動化的交互體驗。
在 11 月 2 日,華為全屋智能 3.0 解決方案問世,用“高可靠、高感官、高智能、高心意和高掌控的創新優勢帶來更極簡、更智能化的體驗,重新定義全屋智能。
華為對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的快速迭代,如今已完成從前裝到后裝的全場景布局,加快推動整個智能家居市場走向成熟。
03政策鼓勵推進綠色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家電保有量已超21億臺,根據大家電8-12年的安全使用年限,2022年預計報廢量超2億臺。且隨著人們對于老舊家電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日漸增加,家電回收勢在必行。
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美的、海爾、格力、海信、TCL、長虹等6家家電生產企業完成目標回收任務,總回收量達到了1696萬臺。
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地方對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等予以適度補貼或貸款貼息,商務部等13部門發布《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對開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進行部署,一系列支持政策促進了家電換新和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從數據來看,今年“雙11”,蘇寧易購全國門店一站式以舊換新訂單量環比增長133%,綠色節能家電銷售環比增長141%;京東家電以舊換新訂單金額是去年同期的7倍。
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下,我國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潛力正在加速釋放,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有望實現互促共進。
04Matter 1.0標準 接連三次推遲后正式發布
最初CSA計劃于2020年末發布Matter,經過多次延期,在今年10月國際組織連接標準聯盟(CSA)終于宣布,面向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技術標準規范Matter 1.0版本正式發布,認證程序同時開放。該標準規范在起草階段便得到蘋果、亞馬遜、谷歌等眾多廠商的支持,目前組織成員涵蓋550多家科技公司。
此前不同廠商的智能家居生態無法兼容,導致用戶使用智能家居產品體驗時非常割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
隨著Matter 1.0的發布,來自智能物聯網(AIoT)生態各個環節的聯盟成員公司將擁有一套完整解決方案,為市場提供能夠跨品牌和跨生態互聯互通的新產品,讓消費者體驗更好的隱私保護、安全和便捷。Matter 1.0的發布,將會迎來大量支持Matter協議的設備,并推動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
05歐理會批準統一手機等電子設備充電接口
10月24日,歐洲理事會批準,自2024年起各類在歐盟范圍內銷售的手機、平板、數碼相機等電子設備必須統一使用Type-C充電接口,消費者在購買電子設備時還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另外購買充電器。筆記本電腦使用統一充電接口被允許有40個月的寬限期。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主要的三種充電接口分別為Lightning、Type-C以及Micro USB,其中Lightning是蘋果產品的專用接口。
根據歐盟這一新規,Lightning將不再適用于歐盟的電子設備市場。對于這個新規,蘋果高管表示妥協:必須遵守,別無選擇。蘋果也因此成為最受影響的企業之一。
據測算,這個措施可每年減少11000噸電子垃圾。
06 2022年裁員潮
家電巨頭美的公司裁員。5月,在脈脈平臺,有用戶發帖稱“美的將裁員50%,有的事業部全部裁掉”的消息。家電巨頭裁員的消息一出,掀起了軒然大波。
美的隨后在平臺上回應稱,“鑒于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暫緩非經營性投資,多措并舉,進一步夯實增長潛力,提高經營業績。”
除了裁員之外,美的集團還對相應的業務作出了調整:To C業務,保留家電核心品類,母嬰、寵物電器等品類優化;To B業務,保留“四大四小”核心業務,其他關停并轉。To C業務要轉型升級,結構優化,加強海外業務。同時堅定地向To B業務轉型,加大投入,越困難越要堅定。
不難看出,在目前家電市場已經逐漸飽和的大環境下,美的集團正在慢慢縮減“To c”業務、發力“To B”業務,希望通過“To B”業務實現企業的轉型。
除了美的外,Meta也開啟史上最大規模裁員。11月9日,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確認將裁去8.7萬員工中的13%,也就是說超1.1萬人將被解雇。這是Meta成立18年以來首次大規模裁員,也可能是科技行業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Meta的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公司會繼續削減開支,且招聘凍結期將延長至2023財年的第一季度。
此外,在連續三個季度營收下滑后,在12月小米開始了裁員。消息來源于小米員工在脈脈上的爆料,該員工稱此次裁員規模較大,涉及手機部、互聯網部、中國部等多個部門,其中中國區個別部門裁員比例高達75%,互聯網部也有團隊裁員40%。
有小米集團內部人士,小米方面表示年底裁員的事情確實有,規模并沒有網傳那么大。
07 海信閃耀世界杯賽場:中國制造一起成長
2022年11月20日晚,舉世矚目的卡塔爾世界杯正式開幕。雖然本屆世界杯球場上,依然未能見到中國隊的身影,但從中國建造能容納8萬人的主場館盧塞爾球場,到身穿中國制造的球衣奔跑著的球員,還有穿梭在賽場與各站點之間的中國新能源客車,整個卡塔爾世界杯,處處都閃耀著各種中國智造元素。
賽場邊,官方贊助商海信憑借“中國第一 世界第二”、“中國制造 一起努力”等廣告語閃耀世界杯賽場成功出圈,引發全世界人們對海信品牌乃至中國制造的探索、求知欲望。可以看到中國制造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出國門。
08 卡塔爾世界杯,VR看球成為新風潮
11月15日,在世界杯賽正式打響之前,頭部VR品牌PICO便正式宣布,用戶可以通過PICO視頻觀看全部64場世界杯賽事直播。
在世界杯影響力不斷壯大的過程中,人們看球的方式其實也在不斷“演進”,從上世紀的收音機到后來的黑白和色彩電視,從早些年的電視轉播到現在的手機平板直播,而此次卡塔爾世界杯,則可以說是宣告了VR看球時代的到來。
在VR世界當中,借助VR設備虛擬投屏的特點,用戶可以享受到堪比電影院的超級大屏,更大的屏幕帶給用戶更具沉浸感和沖擊力的觀賽體驗。此外VR通過虛擬構建技術,把線下聚會看球的場景完美還原至線上,可以與嘉賓好友互動。
此次卡塔爾世界杯能夠迎來VR看球的全面爆發,意味著VR技術在近些年的持續積累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