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2023年2月11日,2022環境互聯網創新大會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現場,2022智慧環保十佳創新案例新鮮出爐,包括:
成都市大氣污染AI小尺度精準溯源、瀘州市“綠芽積分”、深圳市寶安區區域環評“智能選址”服務系統、滕州智慧環保平臺、延安市生態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大型企業集團智慧環境管理平臺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蓉江新區智慧環保綜合管理系統、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智慧決策平臺V1.0、福建省碳市場綜合服務平臺、湖南省生態環境公眾參與平臺。
匯集了服務于碳普惠、環評工作、環境監測等項目的多個案例,這十佳案例的“大智慧”在哪兒?
“成都市大氣污染AI小尺度精準溯源”準確率超80%,相較于傳統網格化硬件鋪設可節省成本40%-60%,可實現公里級、小時級空氣污染網格化精準感知,并集成展示網格層面各類靜態信息、動態特征和實時污染地圖。
“綠芽積分”依托“綠普惠云-碳減排數字賬本”及多維度的綠色數據,運用碳減排方法學進行核算,形成了一套個人綠色生活激勵回饋機制,可直觀展示用戶的每一次綠色環保行為產生的碳排量。
深圳市寶安區區域環評“智能選址”服務系統為國內首個基于CIM平臺的區域環評“智能選址”服務系統,將企業辦理環評的時間壓縮至幾十分鐘,且95%的建設項目可簡化豁免環評審批手續,預計一年為企業減少環評費用3000多萬元。
延安市生態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無人機、走航車、視頻監控等技術,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智能感知體系,建成了“精細化管理、數字化巡查、智能化決策”的智慧環保大數據管理平臺,生態環境信息化智慧管理進入新階段。
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智慧決策平臺實現了流域生態環境的天地一體化監管、建成了覆蓋9大類數據、856個數據集的數據資源與共享中心,建立了基于大數據的長江流域畫像,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撐。截至去年11月左右,該平臺累計訪問量達萬余次。
福建省碳市場綜合服務平臺于2021年12月正式上線運行,可實現企業線上“一站式”管理碳資產、實現碳履約、促進碳減排、方便碳交易等;公眾體驗碳減排氛圍,并搭建了“碳學校”、“碳醫院”、“碳超市”、“碳金融”、“碳社區”等板塊,展示碳資訊內容。
湖南省生態環境公眾參與平臺于2022年6月5日上線,是全國首個整合全省范圍內生態環保志愿者、環保設施開放、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等綠色資源的生態環境公眾參與平臺。創新運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將場景搬上云平臺,為參觀者帶去沉浸式體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