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2023年5月26日,在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公共大數據高峰論壇”“大數據統計論壇”上同步發布研究成果《數據要素交易指數研究報告(2023年)》。
報告緊扣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主線,深入分析數據要素交易現狀,從構建規范高效的數據交易場所入手,堅持理論指導導向、實踐需求導向、共性特征導向、發展趨勢導向,圍繞數據場內交易需要,分析構建了數據要素交易指數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數據要素交易指數應用建議,希望能為社會各界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指出,數據作為新型要素,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的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明確要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統籌構建規范高效的數據交易所,為數據要素有序發展提供了最新指引。
自2014年以來,各地積極開展數據要素交易實踐,數據交易機構相繼成立,場內交易探索逐漸走深走實,為數據要素合規高效、安全有序流通和交易構建了較好的實踐基礎,數據要素交易服務生態漸次形成。
總的來看,隨著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建設,我國大數據戰略、數字經濟戰略正強力推進,數字經濟規模超7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從貢獻值來看,新型信息技術應用大于數據要素賦能,數據要素發揮作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究其原因,是數據要素的生產力屬性還不夠明顯,數據開發利用及場景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數據要素還處于實踐探索期,數據流動還不夠活躍,數據權屬、數據登記、數據評估、數據定價、數據交易、數據監管等體系機制還未完善,致使海量的數據尚未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力,數據潛在價值釋放還沒有得到高效激發。
當前,數據要素交易的渠道欠寬且動力不足活力不夠,各地探索雖然“百花齊放”,但是實踐成效參差不齊,普遍沒有形成體系化、規范化、科學化推進模式,這些均構成制約數據生產要素轉變的挑戰問題,如何基于數據要素交易探索實踐需要科學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有力促進數據要素有序流通、順暢流動、安全監督,推動數據價值加快釋放,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加快推動數據要素交易發展的重要研究內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