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日前,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和浪潮信息共同編制并發布了《中國算力發展觀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旨在揭示高質量算力支撐下,當前我國各行業數智化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演進,算力重要性不斷提升。我國高度重視算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完善算力綜合供給體系等六方面重點任務,著力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報告首次定義高質量算力,并總結出高質量算力的五大特征:高算效、高能效、可持續、可獲得、可評估。報告提出,應圍繞生產、聚合、調度、釋放算力四大關鍵環節全面提升算效;推進全產業鏈節能減排;算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依賴標準開放的產業生態,需要全產業鏈協同合作,具體來說就是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促進生態繁榮。
首先是高算效。2023年,由大模型和AIGC驅動的新一輪AI浪潮,引發算力需求暴增,算力缺口大;同時,有些算力中心整體算力利用率不足30%,資源浪費嚴重,算力供需矛盾凸顯。因此,高算效是算力供需失衡、算力利用率低等矛盾的破局之道。高算效是實測性能與資源利用率的雙重提升,實測性能不是理論峰值,而是具體應用場景下的實際性能,例如,在大模型訓練場景下,要注重單位時間內處理的Token數量、運行時延、模型訓練時間、數據處理質量等指標;資源利用率反映的是算力中心整體資源的利用水平,即在較長時間周期內(如一年內)實際監測到的平均資源利用率,避免僅算力堆砌及大量資源閑置。
其次是高能效。算力中心是耗電大戶,國家雙碳背景下,節能降碳、提高算力能效,既是算力產業的共同使命也是國家要求的硬指標。高能效是在最低碳排放前提下實現最大化算力輸出,確保能源利用最優解。高能效不僅要用PUE來考量,更要考慮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最終是要用每單位碳排能產生的算力來衡量。
此外,高質量算力還具備可持續、可獲得和可評估三大特征。可持續是指供應鏈完備,保證算力的持續供給;技術兼容,可持續升級迭代;算力服務可替代,不被任何一家廠商綁定。可獲得是指算力普適普惠,能夠適用多場景的算力應用,同時算力使用成本較低。可評估是指準確、有效地評估和比較不同系統的計算能力,更好地輔助用戶決策、推動技術創新、明確規劃方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