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本站速遞】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7月1日-7月7日),智慧城市領域有哪些新動態?發生了哪些要聞?小編在文中做了整理,一文幫您快速瀏覽。
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中國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培育了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人工智能企業的數量也超過了4500家,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推動制定了48項智能制造相關的國際標準,推動完善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生態。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發布
7月4日,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發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下稱《宣言》)。《宣言》提到,倡導開放與共享的精神,推動全球人工智能研究資源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合作平臺,促進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公平分配,避免技術壁壘,共同提升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
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
據工信部,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目標到2026年,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2024年)》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2024年)》。報告基于公開渠道和相關業務數據,構建了一套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價體系,從基礎能力、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應用推廣、發展環境等5個維度,對我國工業互聯網整體發展成效以及各省市工業互聯網特色發展格局展開評價,為政策、行業、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
7月2日至5日,以“開啟數智新時代,共享數字新未來”為主題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屆大會以“開啟數智新時代,共享數字新未來”為主題,邀請到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0多名重要外賓,國內外共有近千人出席。今年,大會通過新增“伙伴城市”和構建商協會合作網絡,助力全球數字經濟“朋友圈”再擴大,持續推動數字領域務實合作,拓展數字經濟未來邊界。
人工智能產業出臺關鍵指南
7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技術,正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刻改變工業生產模式和經濟發展形態,將對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數字經濟將迎來多重政策利好
7月2日開幕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國家網信辦、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相關負責人集中發聲,圍繞加大政策供給、加快數據制度建設、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產業創新發展等方面釋放政策信號。其中,今年將陸續推出數據產權、數據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等8項制度文件。
工信部等五部門確定20個城市(聯合體)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
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自然資源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通裝〔2023〕268號)安排,在自愿申報、組織評估基礎上,確定了20個城市(聯合體)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過去十年中國生成式AI專利申請量居全球第一
當地時間7月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態勢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發明人申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數量最多,遠超美國、韓國、日本和印度等國。2014年至2023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的發明申請量達54000件,其中超過25%是在去年一年出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允許用戶創建文本、圖像、音樂和計算機代碼等內容,為一系列工業和消費產品提供動力。2014年至2023年間,中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明超過3.8萬件,是排名第二的美國的6倍。
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智慧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