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士鋒生物染色體核型分析實驗
一、實驗目的
學習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核型亦稱染色體組型,是指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細胞核(或染色體組)的表型。每一個體細胞含有兩組同樣的染色體,用2n表示。其中與性別直接有關的染色體,即性染色體,可以不成對。每一個配子帶有一組染色體,叫做單倍體,用n表示。兩性配子結合后,具有兩組染色體,成為二倍體的體細胞。如蠶豆的體細胞2n=12,它的配子n=6;玉米的體細胞2n=20,配子n=10;人類體細胞2n=46,配子n=23。
染色體在復制以后,縱向并列的兩個染色單體,通過著絲粒聯結在一起。著絲粒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著絲粒位置的不同,染色體可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兩臂,造成中間著絲粒,亞中間著絲粒、亞端部著絲粒和端部著絲粒等形態不同的染色體。此外,有的染色體還含有隨體或次級縊痕。所有這些染色體的特異性構成一個物種的染色體組型。染色體核型分析是細胞遺傳學、染色體工程、現代分類學和進化理論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種簡便的方法。
三、實驗材料
蠶豆或蛙類染色體標本制片10張,或10個分裂中期細胞的染色體照片。
四、實驗器具和藥品試劑
放大機、顯影盆、游標卡尺、測微尺、剪刀、鑷子、計算器、座標紙、繪圖紙、膠水、3號放大相紙。
米吐爾、無水亞硫酸鈉、對苯二酚、硼砂、炭酸鈉、溴化鉀、大蘇打、鉀礬。
五、實驗方法和步驟
(一)測量 若用染色體制片標本進行直接測量時,必須利用顯微鏡與測微尺,事先要用臺微尺對目微尺的單位長度進行標定后再進行工作, 僅對染色體長度較大的標本適合。一般標本還是先行拍照放大后進行測量,可得較好數據。首先目測照片上每條染色體長度,按長短順序初步編號,寫在每條染色體短臂的一端,同時確定主縊痕的位置,用游標卡尺逐條測量短臂和長臂長度。根據測量的數據,計算染色體的相對長度,臂比及著絲粒指數。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