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交通發展正當時,思訊科技持續發力
閱讀:1456發布時間:2013-7-22
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是城鎮化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難題。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根據Tranbbs數據,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行業規模159.9億,同比增長21.7%,其中兩會后4季度增速更是高達44%。雖然這一增速比2011年有回落之勢,但是這一增速仍然快于前期15%左右的增速,說明行業仍然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行業的快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政府加大了智能交通建設。一方面,智能交通可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民生問題;另外一方面,智能交通相比傳統基建建設來說投入小,卻可以給政府帶來直接的收益。其次,BT、BOT、BLT等新的融資模式在緩解政府財政困難的同時,也為政府解決交通問題找到了資金解決方案。
從發展階段角度,我國目前仍處于智能交通的初級階段,需求主要來自增強政府的監管能力。推動因素主要來自于增強政府的監管能力,交通監控系統和集成交通指揮平臺在這一階段迎來需求的爆發和行業的快速增長。
從行業格局角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偏“硬”偏“散”。規模來看,美國、日本的智能交通行業收入分別達到1118億和377億美元,而我國不到380億人民幣。格局來看,海外較為集中,項目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占60%~80%*;我國仍以硬件投入為主,占比達到80%以上,并且非常分散,整體份額低于1/4。
從成長空間角度,預計十二五期間保持35%的增長,2015年后迎來量變向質變轉換的關鍵階段。機構預計2015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城市智能交通板塊年均增速達到35%。2015年后,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和傳感技術的完善,智能交通將開始向車路協作系統和出行者服務系統轉型,并成為催生和帶動物聯網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思訊科技:
1、智能建筑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速,利好公司發展前景。*在年初*90個試點智慧城市的基礎之上,啟動第二批試點城市,給智能建筑行業帶來巨大空間,預計2015年市場規模達7316億元。隨著軌交審批權下放,軌交建設將迎來一波建設熱潮,保守預計2013-2015年軌交新增投資規模達4300到5080億元,其中乘客資訊系統和安防系統新增投資總額達70億到80億。作為公司優勢產品所在行業,同時還擁有智能建筑品牌和資質優勢,將同時受益于這兩行業市場規模的提升
2、下半年鐵路信息化業務有望獲取新訂單。鐵路基建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回暖,考慮到鐵路數字信息業務的滯后性,公司下半年有望獲得新訂單。更長遠看,公司正在實施的區域擴張和產業鏈拓展戰略有利于提高長期成長能力,其中區域擴張已初顯成效。
公司在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中處于核心設備供應商,隨著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思訊科技將開始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