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佳電氣舉辦的“遠離雷電災害,關注家庭防雷”活動引起蘇州市民的廣泛關注,此活動宣傳家庭防雷意識深入人心,能極大的降低家庭中雷電災害事故發生率,提高居民安全的用電環境。
圖一:免費幫蘇州居民安置電源防雷器
昨晚蘇州秋雨伴雷,蘇州是雷暴多發地區,來自我市氣象部門的統計顯示,近年來,蘇州年均雷閃日(指全市范圍內一天內觀測到一次或以上雷暴或閃電即計為一個雷閃日)為52.4日,單從數值上來看,相當于平均每周都有一個雷閃日。這個指標在國內城市中屬于“中等偏上水平”。蘇州之所以多發雷電是與蘇州地理特點有關。我市地處東部沿海地區,水汽條件充沛,山丘地形造成大氣中不穩定能量加強,當雷云的電場強度達到足夠大時,就會形成雷電。據了解,每年我市雷電災害分布,主要集中在辦公設備受雷擊損壞、居民家用電器損壞等方面,占據了每年的雷災統計次數的“大頭”。據不*統計,2011年度全市發生雷電災害2541起,因雷擊死亡4人,直接經濟損失2132萬元,而雷電對電子電器設備的損壞始終高居雷電傷害榜*位,由雷電所引發的家用電器壽命降低、故障不斷、擊毀擊壞等情況越來越普遍。因此,家庭的防雷減災至關重要,必須給家電穿上電源防雷器。
雷擊主要有哪些形式?
雷擊主要有三種形式: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
直擊雷:指帶電的云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生迅猛的放電現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內電子設備和人。
感應雷:直擊雷放電過程中,強大的脈沖電流對周圍的導線或金屬物產生電磁感應發生高電壓以及發生閃擊的現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內電子設備。
球形雷:較為罕見。
圖二:雷電波入侵方式
避雷針只能抵御“直擊雷”
目前,防雷科學也在不斷取得進步,雖然城市基礎建設中已經配備了防雷設備,但雷電擊毀電器的事故仍然屢見不鮮。雷電防護專家及科佳電氣的研發工程師介紹說:雖然城市中有變電站和避雷針等*層、第二層防雷裝置的保護,但家庭用電安全仍然無法*避免通過電源線、數字線、視頻線等來襲的雷電威脅。這個時候,家庭防雷器作為第三層防雷保護傘,就顯得異常重要。歐美等發達國家家庭防雷普及率已超過90%,而國內在這方面尚屬起步階段,市民的防雷意識還有待提高。
科佳電氣“防雷更有術”
在雷電天氣,盡量避免在空曠的戶外停留,而如果是在戶內,則需要關好門窗,以防側擊雷和球狀雷侵入。同時,家庭提前安裝好電源防雷器裝置,做好通信防雷,以防止感應雷破壞家用電器。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筑物外墻,遠離帶電設備,不要赤腳站在地上。不要在雷電交加的時候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等洗澡。
科佳防雷一直緊密關注消費者的需求,致力于研發安全、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時刻銘記著“致力于人類的用電安全服務”的企業精神,這些努力也逐步成就了科佳電氣“雷電防護專家及”的地位。未來,科佳電氣會不斷突破現有的成就,擔負起更多的行業責任,智能家居,家庭安全水平進一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