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攝像機可以獨立實現大范圍*監控的攝像機,其概念與初級成品誕生已久,但成熟商用產品直到70年才正式出現。又因為目前國內安防方面的標準大多圍繞模擬攝像機與網絡攝像機展開,故此對于全景攝像機還沒有較為統一的標準定義,使得在具體到某些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會存在認同度方面的問題。總的說來,當下主流全景攝像機采用吊裝與壁裝方式可分別達到360°與180°的監控效果,而某些只有120°到130°視場角的攝像機,因為能達到客戶對一個較為開闊面積的監控訴求,亦可被稱為安視寶全景攝像機(廣角全景攝像機)。
工作原理
全景多相機視覺系統(Omnidirectional Multi-camera System, OMS)是全景攝像機的一種,其內部封裝多個不同朝向的傳感器,通過對分畫面進行圖像拼接操作得到全景效果。主要產品的結構是把若干兩百萬圖像的傳感器,以及視場角獨立短焦鏡頭封裝在統一的外殼中。其中數字處理與壓縮等核心技術被集成在前端固件上,將若干單獨的畫面按用戶需求集成為180°或者360°的高清全景畫面,再由網絡或高速總線傳輸到后端管理平臺。
有效像素
300萬像素
靈敏度
3Lux@ F2.0(彩色)
日夜轉換
ICR自動切換
圖像
視頻壓縮編碼
H.264
輸出碼率
32 Kbps~16Mbps
參數
zui大圖像尺寸
2048X1536
zui大傳輸幀率
12.5fps
客戶端
全景顯示
支持全景視頻
數字云臺
支持DPTZ窗口內視頻數字平移/傾斜/縮放
功能
視界框映射
DPTZ視頻與全景視頻視界框映射
接口
通訊接口
1個RJ45 10M/100M
通信協議
DHCP,DDNS,RTP,SMTP,NTP
參數
告警接口
1路輸入,1路輸出,
告警條件
支持移動偵測
視頻接口
1.0VP-P/75ohm
一般
工作電壓
POE 或 DC12V±10%
功 耗
10W max
詳細參數
工作環境
-10℃~+55℃/濕度 10% ~ 90%
存儲環境
-40℃~+60℃/濕度 10% ~ 90%
外 殼
工程塑料外殼
防護等級
IP50
包裝尺寸
225 X 225 X 135 mm
重 量
1kg/0.7kg凈重
特點
采用魚眼式全景成像光學系統,中央無盲區;
300萬像素高清輸出,協調大視場覆蓋和分辨力要求;
適用于會議室、辦公室、大廳/大堂、商場、倉庫、車間等大面積開闊室內區域的監控使用要求;
免費全景監控系統軟件,可按八種數字云臺(DPTZ)模式實時展開瀏覽全景視頻;
提供SDK開發包,實現接入第三方網管平臺
安裝步驟
*步:拿出支架,準備好工具和零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鉆等必要工具;按事先確定的安裝位置,檢查好漲塞和自攻螺絲的大小型號,試一試支架螺絲和攝像機底座的螺口是否合適,預埋的管線接口是否處理好,測試電纜是否暢通,就緒后進入安裝程序。
第二步:拿出攝像機,按照事先確定的攝像機鏡頭型號和規格,仔細裝上鏡頭(紅外一體式攝像機不需安裝鏡頭),注意不要用手碰鏡頭和CCD確認固定牢固后,接通電源,連通主機或現場使用監視器、小型電視機等調整好光圈焦距。 第三步 :拿出支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鉆等工具,按照事先確定的位置,裝好支架。檢查牢固后,將攝像機按照約定的方向裝上;
第四步:如果需要安裝護罩,在第二步后,直接從這里開始安裝護罩。
1、打開護罩上蓋板和后擋板;
2、抽出固定金屬片,將攝像機固定好;
3、將電源適配器裝入護罩內;
4、復位上蓋板和后擋板,理順電纜,固定好,裝到支架上。
第五步:把焊接好的視頻電纜BNC插頭插入視頻電纜的插座內,確認固定牢固。
第六步:將電源適配器的電源輸出插頭插入監控攝像機的電源插口,并確認牢固度。
第七步:把電纜的另一頭接入控制主機或監視器(電視機),確保牢固。
第八步:接通監控主機和攝像機電源,通過監視器調整攝像機角度到預定范圍。
應用范圍
全景攝像機的應用范圍,一般包括公共場所、工業監控、交通管理、醫療設施、樓宇監控、校園、商場與娛樂休閑場所等。但由于全景攝像機的推出時日尚短,技術上有其局限性,如上文所述的圖像失真等問題,以及魚眼全景攝像機的超廣角效果,雖然能監控大范圍面積,但相對來說,它的焦距很短,使得偵測范圍大受限制,大約在半徑5米內可以看清人臉,更遠的話就會顯得模糊。
因此,在實際運用上,全景攝像機比較適用在空間小、監視環境簡單的場所,例如零售店、小型商場、電梯、停車場與會議室等等。只需要一臺全景攝像機,就能實現*、看清細節的監控。
至于環境簡單而空曠的場景,例如大型會場等,由于架設多臺監控攝像機有其不便性,使用全景攝相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若是要應用在相對復雜的環境里,例如人流量大的商場、步行街、十字路口等,全景攝像機則仍然無法*替代槍機、半球等常規型傳統攝像機,所以一般還是建議搭配常規型攝像機使用,彼此互補不足。
展望未來
全景攝像機的優點在于能以zui少的裝機量,達到zui有效率的監控效果,即能減少護罩、布線與人員的施工費用等,能降低監控工程成本。但其畢竟發展時間短(五年),有不可忽視的劣勢,如攝像機的單價偏高、監控距離尚未突破,以及圖像存儲、還原等問題,都急需調整和改進。
因此,不能盲目追崇全景攝像機,也不可能取代傳統攝像機的作用與功能。所以如何搭配全景攝像機與常規型攝像機共同使用,使二者取長補短,以求監控效果zui大化,才是現階段除技術突破之外zui應該考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