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金融行業致力于智能化轉型,充分利用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能力,豐富視頻感知手段,融合匯集數據信息,增加管理人員場景體驗,提升數據的應用價值,提升管理效能。
業務背景
2022年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加快監管科技的應用,強化數字化監管能力建設”。當前,銀行網點對員工服務質量、環境秩序,尚存以下痛點:
? 值守難度大
銀行網點工作環節多、人員流動大,現場管理難以實現全時段、檢查覆蓋,人力值守難度大,效率低。
? 監督體制不健全
銀行對網點合規要素、網點環境難以實現“點對點”有效實時監管,缺失風險流調溯源信息,大數據管理監督體制不健全。
? 內控管理不閉環
傳統內控管理制度不完善,金融業務隱患風險排查與治理沒有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
方案設計
根據國家對金融科技發展的規劃要求,以及銀行網點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要,場景現場采用“視頻+AI” 技術,通過海康威視AI開放平臺訓練的場景化AI算法,對銀行網點內隱患事件進行檢測并實時報警,有效保障網點安全、高效運轉。
● 方案組網●
● 智慧應用●
?現場實時監管
結合現場調研結果,在銀行網點安裝普通視頻設備,實現對現場監測區域視頻全覆蓋,遠程可查,實時對網點重要區域進行監管,全過程記錄,事件可回溯。
? 風險隱患檢測
視頻設備采集銀行網點視頻數據并傳輸至AI開放平臺超腦,通過海康威視AI開放平臺訓練的算法模型,對網點整體環境和網點合規要素進行檢測,形成預警事件及時上報并處理。提高員工服務過程中的自覺性,提升網點整體形象。
? 事件閉環處理
超腦設備將預警事件上報至海康威視平臺,再傳達至銀行網點綜合管理后臺。監管部門可在智慧大屏直觀查看相關數據,亦可聯動廣播語音提醒現場未戴口罩人員。銀行網點監管負責人實時跟進預警事件處理情況,直至處理完成并關閉事件。
● 應用亮點 ●
? 網點環境檢測:
針對防護艙內的銀行卡、錢包、包、水瓶、人民幣等遺留物品進行檢測,將遺留的水瓶等雜物及時處理,提升網點整潔度;將客戶遺留的錢包等物品及時歸還,為客戶提供更貼心服務。
針對銀行網點消防設備存放處的滅火器進行檢測,若未檢測到滅火器設備及時預警上報,通知相關人員補充設備,保障銀行網點的消防安全;針對垃圾箱外溢,垃圾箱上方有雜物進行檢測,及時發現并處理,保證網點環境清潔。
? 網點合規檢測:
針對廳堂內保安人員或者重要工作崗位上長時間無人,單人進入加鈔間等情況及時發現并報警至后臺,同時保留相應的視頻和圖片,可用于后續網點合規的標準化。
● 開發流程●
數據標注:標注過程只需上傳訓練數據,框選目標,設置標簽即可。同時,可以使用智能標注服務,能有效提升標注效率80%;
模型訓練:一鍵進入自動化訓練模式,無需關注算法細節,即可順利完成模型訓練。通過使用智能調優功能,能夠快速提升當前場景的性能;
模型部署:通過“導出模型”至本地,可以在互聯網或企業私有環境下將模型部署到邊緣服務器,安防攝像頭等各類終端設備上(如組網圖方案)。也可以通過“發布模型”功能,快速生成API在線服務,第三方業務系統可以快速調用。
海康威視AI開放平臺運用的技術,將數據標注,模型訓練到多端部署的開發全流程打通,提供了零門檻,一站式模型訓練及部署服務,幫助*用戶快速開發場景化的智能算法;同時,用戶也可以結合實際業務需求,在第三方應用系統上方便,快速地進行算法集成或者二次應用開發
業務價值
截至2022年4月30日,由銀捷開發的智慧感知可視化平臺已通過視頻智能分析技術捕獲預警風險事件約15萬件,有效實現智慧金融風險管控,提升網點信息化建設水平,讓銀行服務更貼心,合規更高效,運營更便捷。
? 提升管理效率
智慧感知可視化平臺整合銀行營業網點風險隱患事件,告警聯動網點巡管人員,實現可視管理,節省現場人員巡管時間。
? 構建閉環管理
線上數字化監管平臺與線下網點巡管人員共同協作,把預警事件落實責任到人且實時跟蹤處理,形成結果全程可回溯追蹤的閉環管理。
? 增強服務體驗
金融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科學高效地解決銀行營業網點在環境秩序、員工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減少風險事件,提高銀行網點文明服務水平,打造智慧金融。
合作伙伴
濟南銀捷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專業從事金融行業智慧安防工程的方案設計、安裝調試、技術服務, AI行為識別模型訓練及智慧感知可視化平臺的研發并提供相關服務,已通過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30多項;連續21年持續成為金融行業安防工程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