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式不銹鋼雨量筒
翻斗式不銹鋼雨量筒
1. 產品介紹
1.1產品概述
本儀器為降水量測量一次儀表,其性能符合國家標準GB/T 21978.2-2014《降水量觀測要求》要求。
本儀器的核心部件翻斗采用了三維流線型設計,全不銹鋼材質,使翻斗翻水更加流暢,且具有自滌灰塵、容易清洗的功能。
1.2構造特點
如圖1所示,本儀器由殼體、集雨器、漏斗、翻斗支撐、翻斗、軸承螺釘、出水倉、密封接頭、干簧管、水平泡、調節支撐板、控制盒、調平裝置、接線端子、腿部支架、底座等組成。其中,底座上安裝有翻斗軸承、圓水平泡、干簧管支架和信號輸出端子。與其它不同,本儀器的翻斗軸套為一體化定位結構,翻斗通過翻斗軸安裝在軸軸承中,本儀器出廠時內部結構裝配完成,不需要再進行內部結構的現場安裝,給現場安裝帶來了方便。
本儀器的翻斗為三維流線型設計,并設計有下垂式弧面導流尖,其造型美觀流暢、翻水性能更好且易清洗維護。
本儀器的翻斗上裝有恒磁鋼,干簧管支架上裝有干簧管,儀器出廠時磁鋼與干簧管均已調整在合適的耦合距離上,使儀器輸出信號與翻斗翻轉次數有確定的比例關系。儀器兩路信號輸出中的一路用作現場記數計量,另一路用作遙測報信。本儀器與遙測終端機連接時,應配有匹配的接口電路,以防止因干簧管抖動和因翻斗回跳引發的計數、報訊錯誤。
本儀器出廠時已將翻斗傾角調整螺絲鎖定在合適傾角基點位置上并對傾角螺釘作了點紅漆漆封處理,用戶現場安裝儀器時只需將儀器整體按照本說明書相關要求將水平泡調整到位于中心位置即可投入使用,不必現場再調整翻斗傾角。
1.3主要技術指標
雨量計筒直徑 | Φ200mm |
分辨率 | 默認0.2mm(可選0.5mm) |
刃口銳角 | 40°~45° |
輸出方式 | 脈沖型 |
工作溫度 | 0~50℃ |
工作濕度 | <95%(40℃) |
儲存溫度 | -40~125℃ |
儲存濕度 | <80%(無凝結) |
測量準確度 | ≤±2% |
雨強范圍 | 0mm~4mm/min 允許通過大雨強8mm/min |
承受電壓 | ≤16V |
承受電流 | ≤50mA |
1.4產品選型
注意:配套托片請另行購買
RS- |
|
| 公司代號 | ||
| YL- |
|
| 雨量計 | |
| PL- |
|
| 脈沖式輸出 | |
| 5- |
| 304不銹鋼材質 | ||
| 02 | 0.2mm分辨率 | |||
|
|
|
| 05 | 0.5mm分辨率 |
2. 設備安裝說明
2.1 設備安裝前檢查
(1)將儀器從包裝箱內取出,對照使用說明書的裝箱單仔細清點、檢查設備附件是否齊全。
(2)認真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
(3)檢查儀器外觀是否損傷,尤其是檢查翻斗是否完好無損,并注意妥善放置好翻斗,防止碰傷翻斗軸的軸尖及翻斗兩端的弧型引水尖,并且不要用手指觸摸翻斗的內壁,避免污損翻斗,以損害儀器準確度。
不銹鋼雨量筒是用來收集降水的專用器具,用來測定以毫米為單位的降水量。適用于氣象臺(站)、水文站、環保、防汛排澇以及農、林等有關部門用來測量降水量。
不銹鋼雨量筒放置應滿足那些條件?
雨量筒放置滿足以下條件就可以:1.安裝時,應按照要求制作水泥安裝基礎,水泥基礎上平面應為水平狀態。水泥安裝基礎的尺寸一般為高度不小于 30cm 的 40cm×40cm的方形基座或直徑為 40cm 的圓形基座。2.儀器的承雨口高度距地平面的距離為 70cm3.保證儀器器口周圍 3~5 米之內不允許有高于儀器承雨口的遮蔽物,便于接雨水。
順帶提一下雨量筒的維護保養方法,希望能幫助到您維護和保養:1、儀器長期處于室外,使用環境相當惡劣,因此儀器的承雨口內壁應經常用軟布擦拭,保持承雨口清潔,如發現承雨口內有樹葉等異物應及時清理,保持水路暢通;2、儀器長期不用時,應在儀器環口上加蓋上蓋保護承雨口;3、儀器長期工作一般一個月要清理一次,三個月必須清理一次;
不銹鋼雨量筒是測量在某一段時間內的液體和固體降水總量的儀器引。一般為直徑20厘米的圓筒,為保持筒口的形狀和面積,筒質必須堅硬。為防止雨水濺入,筒口呈內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帶漏斗和不帶漏斗的兩種。筒內置有儲水瓶。降雪季節取出儲水瓶,換上不帶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儲入雨量筒底。
雨量筒量的器具直接觀測時段降水由承雨器、漏斗、儲水瓶和雨量杯等部件組成,承雨器口徑為20厘米。器口水平,一般離地面高70厘米。雨量筒直立安裝,雨量筒用于觀測日降水量、一日內分段降水量和一次降水量。若增大儲水瓶的容量及對雨量筒的構造相應加固,則可用于觀測一周和一個月的累積降水量。對雨量筒結構的要求是:承雨器口必須裝一個里直外斜的刃口形加固匝圈,承雨器面積偏差不超過0.5%;漏斗以上承雨器直壁部分的深度以及漏斗坡面的曲度的相互配置,應避免雨滴落入碰擊器壁再飛濺出去,或測降雪情況時,應能容納一日降雪量并避免飛揚出去;儲水瓶應是小口徑的容器,同時應不受太陽直接輻射,以減免水分蒸發損失,雨量杯的截面積一般小于承雨面積的十分之一。安裝雨量筒的觀測場地,應盡可能選擇在四周空曠、平坦,避開局部地形地物影響的地點,要保證在降水傾斜下降時,四周物體不致影響降水正常落入雨量筒內。一般情況下,四周障礙物與儀器的距離,不得少于障礙物頂部與儀器口高差的2倍。
降水量的測定方法:
(l)測定降水量時,先取出雨量筒內的儲水瓶,裝上事先準備好的空儲水瓶,并將存有降水的儲水瓶帶回屋內,用雨量杯量取降水。
(2)讀數時,雨量杯必須保持水平,視線要同量杯內的水面齊平,讀取水面凹下去的低點刻度線。讀數要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有時降水量很小,不到0.05毫米,應記作0.0毫米,表示有降水、但數量極微。如降水量不到0.1毫米、但大于0.05毫米,就記作O.l毫米。
(3)如果降水量大,一次量不完,可以分多次量,每次計量后要記錄,并累計得出總降水量。如遇雪、雹等固態降水時、應把漏斗換上承雪口,讓固態降水直接落入雨量筒內(取回儲水瓶時,應加上蓋子,以防蒸發),放在溫暖的地方或加入定量的溫水(不能用開水,也不能加得太多),待雪、雹等融化后,用量杯進行測量,再將量得的結果減去加入的溫水量便是所測得的固態降水量。
(4)降水量觀測一般一天2次。學校氣象站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觀測時間,如上午7時和下午5時。遇到特大陣雨時,在雨過之后就應立即測量,及時了解這次降水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