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8日為止,由600多名大學生參與的南京公交線路大調查活動已結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二學生崔益軍和周佳參加了本次調查,崔益軍告訴記者,在調查活動中,南航的學生志愿者們跟車主要調查了14條涉及江寧地區的公交線路,如101路、105路、南廣線、153路等,還駐站調查了雨花臺、夫子廟、瑞金路等10個站點。8日-18日的調查活動中,許多學生調查員表示,以前乘坐盛中線等公交車,對公交車司機的意見很大,“但跟車調查后我們才體會到,公交車走得慢、人多擁擠,與公交車司機無關,而與線路本身的設置和是否得到優化調整有根本關聯。"崔同學表示,盛中線從江寧盛泰橋開往中華門,由于可以中途到中華門站轉乘地鐵,過去是該校同學出行的“必乘線路"。之前同學們常常抱怨該線路公交車人多、行車速度太慢。經過線路整體調查后,大家才發現,其中早晚高峰公交車受堵是因為整體交通線網不夠優化的問題,而且主城區公交車也普遍存在類似問題。
還有的調查員稱,曾有乘客提議,在早晚高峰允許郊區線乘客“刷卡一次、換乘半價",不過這不僅需要對現有的刷卡體系整體提升,還需要有類似常州BRT快速公交站臺,提高換乘公交車的速度,并讓乘客減少來回換乘公交車的出行成本。
對于市民提出的種種建議,許多學生調查員已將“市民聲音"寫成了調查日記,提交給了交通規劃研究人員,或直接反饋給了公交企業,希望企業管理人士能增加與乘客的溝通。
采訪中,學生調查員還提出一個讓記者感到意外的話題,“我們學校參加本次調查的72名志愿者,現在有一個zui大愿望,就是希望郊區公交線的車輛能盡快安裝上刷卡機,提供空調車,不僅給郊區公交乘客提供相對舒服的乘車環境,也能讓長期工作在公交一線的廣大司機們減輕駕駛疲勞。夏天里,公交司機們已成為長期工作在酷熱環境中的勞動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