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廣州雷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防雷接地和接地網格有什么不同?
一、 防雷分類問題:建筑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的要求分為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建筑物的是否處于易燃易爆場所或者是否處于火災危險環境;是否屬于國家、省、市級重要辦公場所,或者是否屬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否處于地理、地質環境易遭受雷擊的地方,或者是否屬于孤立曠野的高聳建筑物等等來劃分防雷類別。根據新的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規范》的在關規定,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的滾球半徑分別為了30M,45M,60M。滾球半徑越少,保護范圍越窄,受保護的建筑物越安全,遭受雷擊的概率越低,因此,凡是屬于易燃易爆場所、重要的辦公場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孤立曠野的高聳建筑物都屬于一、二類的防雷建筑物。
二、 接閃器和引下線的問題:接閃器在一般情況下多數采用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有時在大面積需要保護情況下,可以采用避雷線保護。在搞環境防雷時,可以采用CA-A3防雷器或法國提前放雷避雷針保護。在一般情況下,除去一類雷建筑物需要采用獨立避雷針、獨立地極保護外,其余的類別均可采用針、網帶保護,地極可作合設地極處理。保護范圍的計算分別可按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的滾球半徑計算。用GB50057-94規范作圖方法來驗證受保護的建筑物是否得到無空隙的保護。另外,不同的防雷類別其引下線及網格的距離不相同。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線距離分別為12米、18米25米,天面網格的間距一類為5×5米,或6×4米,二類為10×10M或12×8M;三類為20×20或24×16M。
三、 地極及地極接地沖擊電阻的問題:如果建筑物的防雷地極是獨立地極的話,一般要離開建筑物基礎的地中距離3M以遠;如果是通信用的獨立地極的話,則要求離開建筑物20M以遠,并要求接地電阻<4歐。除去一類防雷建筑物屬于0區和1區,用獨立避雷針、獨立地極保護外,其余類別一般情況下,都采用合設地極的方式,尤其是框架結構的建筑物更應采用本身基礎作合設地極使用。一、二類防雷建筑物的接地沖擊電阻<10歐、一般情況下,三類防雷建筑物的接地沖擊電阻<30歐。但若與防感應雷的地極共用,這時的接地沖擊電阻也應為<10歐。如果建筑物本身與通訊地合設地極,則這時的接地沖擊電阻應<1歐。
四、 均壓環的設計和施工問題:均壓環是一條閉合的藏在建筑物外墻內的水平避雷帶。它一方面與外墻所有的引下線焊接相連,另一方面又與外墻上所有金屬門、窗、玻璃幕墻相通,將它們所接閃到的雷電流通過均壓環、引下線的作用,將雷電流引入大地匯放。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均壓環的設置高度分別為30M、45M、60M,并且每三層(12米間距)設置一條均壓環。
五、 電子設備的等電位處理問題:等電位處理就是用金屬導體把設備的金屬外殼與接地的匯流排連接起來。等電位處理的目的就是消除電位差,因此,所有引入室內的金屬管道、電纜屏蔽層在各個不同的防雷區間之間均應作等到電位處理,另外,室外凡互相跨越或平行敷設的金屬管道,如果其間距少于100MM規定的間距,也應用金屬線互相跨接起來,采取等電位的處理方法避免反擊。室內電子設備的等到電位的連接方式應采用一點式方法接地,而不應互相串聯連接接地,以免引起干擾現象。
六、 設備屏蔽的處理問題:屏蔽的作用是防止雷電感應對電子設備和干擾,根據不同的對象,屏蔽分有房屋屏蔽、管線屏蔽和設備屏蔽三種。屏蔽的效果與材料的導磁率有關,與材料的厚度尺寸有關;與網孔的大小尺寸有關。網孔越少,材料越厚,材料的導磁率越好則屏蔽的效果越好。因此,在房屋屏蔽上最好采用無間隙屏蔽,這時屏蔽效果好。如果達不到全屏蔽的止的,則所采用的金屬材料網孔越密越好。第二種管線的屏蔽,整段管線應金屬連接良好,不應有空隙產生漏磁現象。另外,頭尾兩端都應良好接地,如果距離太長,中間也要接地一次。電子設備的屏蔽應將設備的金屬外殼采用一點的接地方式接地,如果體積過大,應有兩點接地。接地的線徑應>6平方毫米為宜。
七、 線纜的敷設問題:線纜最好采用埋地套鐵管的方式敷設。纜井應設計在建筑物的幾何中心。室內的線纜布置應避開外墻、梁柱等雷電流集中流過的地方,以免對線纜產生大的干擾現象。同理,電子設備的放置問題,也應離開外墻、梁柱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八、 供電形式:供電的形式最好采用TN-S系統。供電線路最好埋地套鐵管引入。N線、PE線重復接地引出,電源裝電源避雷器。
九、 各種信號線裝信號避雷器問題:對信號避雷器的選擇的要求是工作頻率適合、傳輸功率大,插入損耗低、驗波系數少,雷電通流量大,響應時間快,殘壓低的信號避雷器。同時避雷器應有良好的接地。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