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紀寧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膠體金試紙條與ELISA法檢測HBsAg比較
乙型肝炎是目前世界上流行zui廣泛、危害zui嚴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及非消化道傳播。我國乙肝病毒人群攜帶率大約為10%,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地區,對于乙型肝炎的檢測和防治成為了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實驗通過對轄區內乙肝病毒攜帶情況的篩查,對未感染者實施預防接種,以降低人群發病率。試驗中應用膠體金試紙條對轄區內人群進行篩查,并與ELISA法進行比較,分析二者檢測結果的差異,然后將強陽性的10份標本做倍比稀釋分析二者靈敏度的差異,從而探究膠體金試紙條與ELISA法檢測HBsAg臨床應用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膠體金試紙條為上海諾泰中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膠體金法診斷試劑,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為上海伊麗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診斷ELISA試劑盒,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
1.2 標本來源
本院所屬轄區內的各類人群共360例,分別采集末梢血與靜脈血。取HBsAg強陽性樣品10例,分離血清1ml,再用生理鹽水做倍比稀釋(原液1:1,1:2,1:4至1:512)[1]。
1.3 方法
兩種方法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
1.4 結果判斷
(1)膠體金試紙條:試紙條在檢測線和對照線位置出現兩條紫紅色線結果為陽性,僅在對照線位置出現紫紅色線結果為陰性,試紙條上對照線位置未出現紫紅色結果為無效。
(2)ELISA法:樣品A值 S/CO≥1.0者HBsAg為陽性。
2 結果
2.1 人群篩查結果分析,360例人群用ELISA法檢測HBsAg,其中陽性34例,陽性率9.44%;膠體金試紙條檢測HBsAg,其中陽性32例,陽性率8.89%, 兩法結果經χ2檢驗,P>0.05,結果顯示兩種方法測定的HBsAg結果間差異無顯著性。
2.2 將倍比稀釋后的標本分別用ELISA法和膠體金試紙條檢測HBsAg結果分析,兩法結果經配對t檢驗,ELISA法與膠體金試紙條比較靈敏度差異有顯著性(P<0.001)。
3 討論
ELISA法具有較高靈敏度、特異性強、重復性好、可進行定量和半定量測定等優點,可以在酶免疫分析儀上做批量檢測,是目前實驗zui常用的檢測HBsAg的方法,但是該方法易受加樣、反應溫度、反應時間、洗滌*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且操作步驟較多,整個實驗過程至少需要2h左右,因此不適用于急診及無償獻血現場篩查。
膠體金試紙條法是在ELISA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檢測技術,由于其具有操作簡便、快捷、可單份檢測、便于保存、不需特殊設備等優點,也廣泛應用于臨床對HBsAg進行初篩,對急診及無償獻血的現場的篩查有其實用價值,可避免無效采血所造成的浪費,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目前,國產的HBsAg膠體金試紙條檢測靈敏度已達到1ng/ml。但是膠體金試紙條在HBsAg檢測中也有一定的欠缺。由于膠體金顯色需要較高濃度的標記物,故其靈敏度會受到一定限制,在HBsAg濃度較低時易出現假陰性,因此,盡管該操作簡便、快速、無需特殊設備,肉眼可以直接觀察結果,但對于低滴度HBsAg感染者極易造成漏檢[3],為避免假陰性的產生用ELISA法進行HBsAg測定,另外溶血標本尤其是大量溶血標本用膠體金試紙條檢測HBsAg對檢測結果有顯著影響,應避免用膠體金試紙條對溶血標本進行HBsAg檢測。
兩種方法皆是檢測HBsAg的良好方法,膠體金試紙條法操作簡便、快速,適用于急診及健康人群的篩查,ELISA法適用于常規檢測。在臨床檢驗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