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智能所提出一種創新的重金屬離子選擇性檢測策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973科學家劉錦淮研究員和中科院“引進海外杰出人才”黃行九研究員的課題組針對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電化學檢測,創新性地提出了“選擇性吸附產生選擇性的電化學響應”的檢測策略。
重金屬離子污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其中,如何發展快速、高選擇性地檢測重金屬離子方法成為了控制和處理重金屬離子污染的關鍵環節。電化學檢測方法以其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等特點,成為應用前景的檢測方法之一。目前通常是采用生物分子電極或通過層層化學自組裝修飾電極等方法來提高電化學檢測的靈敏度和選擇性,但這些方法通常存在對環境要求苛刻、穩定性差以及操作復雜等問題。
智能所課題組研究人員合成了對汞離子具有選擇性吸附的聚吡咯/還原石墨烯氧化物納米材料,經過一系列試驗,發現該納米材料對汞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其電化學響應規律與吸附過程具有高度一致的關聯性,很好地詮釋了“選擇性吸附產生選擇性的電化學響應”的電化學檢測機理。本研究為設計和構筑基于納米結構材料的高選擇性電化學傳感器提出了新的思路,尤其對揭示其中納米結構材料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英國*化學學會學術期刊《化學通訊》(Chem. Commun.)上,并受邀作期刊封底報道。審稿專家認為:“此工作提出了水中有毒金屬離子檢測的新方法,將納米材料的吸附性能和電化學響應相關聯起來,為有毒金屬離子的選擇性電化學檢測開辟一種新的途徑。這種方法非常可靠。”
中科院智能所提出一種創新的重金屬離子選擇性檢測策略http://www.ly-nte.com/st38642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