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腦中化學信息物質的時間分辨分析”項目通過驗收http://www.ly-nte.com/st38642
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組織專家對化學研究所唐亞林研究員及陳義研究員分別主持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中晶區結構、取向和微缺陷形成及演變機理研究”及“腦中化學信息物質的時間分辨分析”進行了結題驗收。
驗收會由院基礎局局長劉鳴華主持。他指出,通過組織項目的驗收,將進一步聽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更好地指導下一步的工作。化學所副所長張德清參加了驗收會,他在致辭中首先感謝基礎局及各位專家對化學所及項目組所給予的長期支持與關注,表示在項目的支持下,通過項目組成員的努力,研究隊伍得以充分的鍛煉,項目的研究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并希望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得到各位領導及專家的支持與幫助。
專家組在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匯報后,一致同意2個項目通過結題驗收,并建議中科院繼續給予重點支持與關注。
“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中晶區結構、取向和微缺陷形成及演變機理研究”項目圍繞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及其原絲微觀結構的表征,系統研究了原絲形成過程中晶區結構、取向和微缺陷的演變機理,發現了聚合物結構、成纖工藝對結構影響的規律,提出了原絲的關鍵結構指標,為制備高性能碳纖維的優化工藝提供了重要依據。編制了國內*套適用于碳纖維、原絲微缺陷定量分析的小角X射線散射數據處理系統,制定了國內*份碳纖維及其原絲微觀結構表征的,為研究碳纖維及其原絲內部微缺陷的演化過程奠定了基礎,并成功用于T700級碳纖維噸級試驗線。項目執行期間,共發表論文 16篇,申請13項(其中國防5項)。培養了12名研究生,為我國高性能碳纖維的和培養了人才。
“腦中化學信息物質的時間分辨分析”項目圍繞活體分析化學的基礎科學問題,以腦神經活動中化學信息物質變化的過程為研究體系,發展了一系列活體在線、活體原位傳感分析方法,和活體在線高靈敏微量分離分析方法。自主研制了SPRi等實驗裝置和儀器,建立了相關的時空分辨活體研究平臺,并用于觀測活大鼠學習訓練、腦缺血、耳聾等多種過程中神經遞/調質、能量物質等的時-空變化,發現了新的現象和規律。項目執行期間,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等上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4篇,其中IF>5者41篇,正面他引800余次;申請發明26件,授權4件;出版著作1章、3節;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培養研究生43名,獲學生冠名獎7人次。鑒于在科研及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上的突出成績,以該項目組部分成員為基礎組建的活體分析化學實驗室被中科院批準為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