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上海鷹衡稱重設備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2374發布時間:2013-11-1
10月16日,接到綿陽駕駛員鄭師傅打來的。鄭師傅說,10月14日,他駕駛車貨總重量約10噸的貨車,從綿陽到成都,過成都繞城高速成龍立交橋收費出口時,被要求“按18噸收費”。鄭師傅稱,自己在成都繞城高速跑了兩年多,還*次遇到這種情況,“疑似亂收費,希望記者了解一下。”
16日中午12點過,記者驅車來到鄭師傅所說的收費站附近,看到出高速路的收費站有兩個,一個通往城外的龍泉驛方向,另一個進成都主城區的出口。
當天,鄭師傅駕駛著車牌號為川B35**7的貨車再次出現在這里,這是一輛東風康明斯中型貨車,車廂上標明載重5噸,該車自重6噸多。“這就是上次過收費站的車,今天車上裝的是廠里生產的家電,有3噸多,比上次重一點。”鄭師傅說。
鄭師傅告訴記者,他是綿陽市某電子企業的駕駛員,經常從綿陽拉貨到成都龍泉驛區,“已經兩年了,每次都經成綿高速,再經繞城高速成龍立交橋收費站下高速路。”
記者上了鄭師傅的車,跟隨他去通往城內的三圣出口。被鄭師傅舉報為“亂收費”的正是這個出口。
出收費站時,鄭師傅的車駛上右邊第二條通道。經過稱重,收費員稱:“共10噸零600公斤,72元。”鄭師傅交錢后駛離收費站。“這次重量與計費是對的。”鄭師傅說。
那上次所謂的“亂收費”又是怎么回事?鄭師傅給記者講述了當時的情況。
14日上午,他開車從繞城高速一路來到成龍立交橋前,車上載著兩噸多的電器,貨物被帆布蓋著。由于前往龍泉驛方向的車排起長龍,他打算先從三圣出口下,再繞行至龍泉驛。這是他兩年來*次走這個收費站出口。
“當時,也是駛上右邊第二條通道。收費員告訴我車貨一共18噸,收126元。過去我每次都從成龍出口下,裝貨重量也差不多,不到10噸,都才幾十元,為啥這次這么多?結果收費員說‘秤稱出好多就是好多,不會錯。’”鄭師傅要求重新稱重,被拒絕。于是,鄭師傅與收費員理論。“有幾個收費員圍過來詢問我拉的什么貨,我說是電器,但他們還是說以稱的重量為準。”
僵持20多分鐘后,后面的車已排成長隊。zui后,收費站按鄭師傅以往繳納的費用估算了一個大概價:按9.1噸,收費61元,這場“收費風波”才結束。
如果不較真,會不會多繳冤枉錢?是不是所有走這條通道的貨車,都被多收費?抱著這些疑問,鄭師傅向媒體爆料。
當天,在通往龍泉驛方面的收費站,記者見到兩條貨車通道上車輛排起長隊,進入收費站入口的地面上鋪著瀝青。據收費員介紹,瀝青下面埋著貨車稱重的動態電子磅,車從上面碾壓過即可稱出重量。
在通往城內方向的三圣出口收費站,同樣也有兩條貨車通道,但每個通道在瀝青上還鋪著兩塊長約18米的鋼板,每輛貨車需從鋼板上碾過,然后稱重。記者現場詢問多位貨車司機,都說沒有遭遇過鄭師傅所說的多收費情況。
在成龍收費站管理辦公室,收費站肖站長為記者查看了當天的視頻監控,又詢問當值收費員,“鄭師傅說的基本符合當天情況。”肖站長說。
為何會多稱出重量、多收費?肖站長稱,成龍收費站每天過往幾千臺貨車,出現稱重誤差的幾率zui多萬分之一。“過去出現稱重誤差,是通過看司機進入高速路時稱重的磅單,再將車開到停車場過秤來解決。而鄭師傅遇到的情況是發生在剛剛安裝了新設備的站口,同時他又沒有磅單。”肖站長認為,因為是新設備,收費員感覺不會出問題,因此堅持按顯示的稱重數據交費。
原來,過去成龍收費站安裝的是動態秤,自9月12日起,該站在三圣出口啟用了新型的靜態秤,“理論上,靜態秤誤差在800公斤內,但這次恰恰是靜態電子磅出了問題。”肖站長分析,估計是鄭師傅的車與后一輛車入站時挨得太近,導致系統不能識別,把兩輛車重量算到一輛上。“我們會引以為戒,在工作中加以改進。”肖站長說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