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巡更系統經歷了zui早期的簽到紙方式、巡邏打卡鐘到后來的接觸式也稱TM卡巡更機及目前zui方便、*.可靠的射頻識別系統.它是利用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技術的感應式離線電子巡更系統。射頻識別系統包括讀寫器、電子標簽(信息鈕)、天線和主機等,系統關系如圖1所示。當信息鈕進入磁場接收到讀寫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無源或被動標簽) 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有源或主動標簽) 讀寫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 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利用射頻感應技術,巡更棒和信息鈕不用接觸就可以讀取信息。系統由無線信息鈕(電子標簽)、無線巡更機(電子標簽閱讀器)和信息傳輸器及軟件四部分組成 如圖2所示。
當商場內巡更人員巡查的時候 巡更機能自動探測到信息點的信息并記錄下來,便于巡更人員更加集中精力觀察周邊環境是否有異常或不安全因素等。
二、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的應用 基于商場在安全防范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將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應用到任一商場當中作為對監控、報警系統的補充。構建基于RFID技術的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 根據商場的需求、監控系統的配備以及對現場的實際勘查設置電子巡更系統除了相關標準規范作為系統建設所必須遵循的依據以外,商場的需求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將直接影響到設備的數量、系統構架方式、使用功能、設備檔次等 因此在技術設計中必須對此加以嚴格地、系統地分析。
2 確定系統的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商場沒有明確的風險等級要求 但在實際設計時需參考高風險等級行業系統設計的規定 同時以商場本身的需求作為主要依據進行系統設計。
3 確定設計依據.應遵循以下規則
(1)*部發布的《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2)技術監督局發布的《防盜報警控制器材通用技術條件》GB/1 2663-90 ;
(3)*部發布的《安全防范工程費用概預算編制辦法》GA/T70-94;
(4)電子巡檢系統技術說明;
(5)布防圖;
(6)巡檢線路要求;
(7)對商場實施勘察的情況、隱患及風險分析。
4 設計原則:電子巡更系統的設計本著*性、實用性、可靠性、易擴展性和經濟性的原則,即要確保系統能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性,設備選型要考慮實踐檢驗故障少的產品:系統可以不斷升級和擴展。
5 明確系統任務:利用巡檢人員按照規定的時間沿設定路線的巡邏,保證商場的安全。及時地消除事故隱患和處理發生的危險事件。
6 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功能實現
巡檢人員按的路線、在的時間內巡查到達的地點并記錄異常情況,將記錄巡查信息的巡查棒帶回到管理中心,系統管理軟件立即顯示出該巡查員巡查的路線、到達每個巡查點的時間和名稱及漏查的巡查點,并按要求生成巡檢報告。如未在規定的時問內完成任務或事件記錄為異常則需對相應的人員或事件進行處理。
明確了任務后,制定相應的巡檢計劃:
(1)設計巡更路線
首先設計巡更路線.根據巡更路線選取*巡更點的數量和位置,巡更點要設在需要重點防范的對象附近以及一些監控的死角地區,并系統定制每兩個巡更點問的巡視時間。
(2)設置巡更組
設定巡查人員,分配班次及每班次有幾個巡查組,安排每個巡查組的人數及巡查時間,每個班次要按照規定的巡邏時間,巡邏地點進行巡查。
(3)巡更設備配置
一般每個巡查組配備一個巡查棒,每個巡查人員配備一個身份識別鈕,每個巡檢點設置一個無線信息鈕并對應設置一個安裝座。
7 選用相應的巡更設備,并根據設備的報價考慮是否滿足商場的實際要求。
8 由工程施工單位進行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的安裝和施工。
9 對完工的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進行系統的調試按照系統單體設備或部件進行調試、分系統調試、整個系統聯調3個階段進行。
10 經過檢測、驗收合格的感應式電子巡更系統就可投入使用了,在正式使用前要對巡更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系統使用的教育和培訓,做好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三、結論 巡更系統發展到今天 已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監督,保安的功能.邁向巡檢管理系統,如能將此系統與電視監控、防盜報警、停車場管理等系統集成到一起實現對商場的綜合管理,必將使商場的安全防范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