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器也稱為浪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等,作用是限制通過線路進入設備的雷電壓和雷電流,保護設備不受雷電損壞。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分為兩種:一種是限制電壓,另一種是限制電流。限制電壓分為降低電壓幅值,平緩電壓陡度,或者兩種兼而有之。那么防雷器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雷克斯小編來給大家介紹。
防雷器是如何工作的:
防雷措施所謂防雷一般是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將雷電流的能量盡可能安全地引入大地,防止其進入被保護的建筑物、構筑物等被保護設施。建筑物、構筑物直擊雷的防護已經是一個很早就被重視的問題。現在的防護手段基本采用有效的obo避雷針、 obo避雷器或避雷網作為接閃器,通過引下線使直擊雷能量瀉放入地。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的防雷理論、外部和內部的雷電保護已采用面向電磁兼容性(EMC)的雷電保護新概念。對于感應雷的防護,已經同直擊雷的防護同等重要。感應雷的防護通常是在被保護設備前端并聯一個參數匹配的obo防雷器。在雷電流的沖擊下,該防雷器在極短時間內與地網形成通路,使雷電流在到達設備之前,通過防雷器和地網泄放入地。
當雷電流脈沖泄放完成后,防雷器自動恢復為正常高阻狀態,使被保護設備繼續工作。另外,為了防止雷電感應產生的高電壓,應將建筑物、構筑物內的金屬設備、金屬管道、金屬構件、鋼屋架、鋼窗、電纜金屬外皮,以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風管等金屬物件與接地裝置相連。
屋面結構鋼筋宜綁扎或焊接成閉合回路。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電纜相距不到100mm時,須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時,交叉處也應用金屬線跨接。雷雨天氣,人、畜應避免在空曠日高處站立或行走。
如有條件可以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或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以及汽車、船只內。避雨時,還應注意腳下地面的干燥程度,盡量站在離墻壁、樹干8m~10m以外的地方,以防止發生跨步電壓電擊事故。如遇緊急情況,處于跨步電壓區域內的人應盡量靠攏兩腳,不要隨意行走,以減輕跨步電壓的傷害。
以上內容就是對防雷器是如何工作的介紹了,另外,設備要受到防雷器保護不損壞,設備本身也要具有一定的耐雷擊能力,否則防雷器起不到作用。只要防雷器的保護性能要與設備的耐雷水平配合好,才能達到理想的防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