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曝氣系統運行過程中,控制微生物生長以減少堵塞風險可以從調節環境條件、加強系統維護、采用特殊技術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具體方法如下:
控制運行參數
調節溶解氧:溶解氧濃度對微生物生長影響顯著。一般將曝氣池中的溶解氧控制在 2-4mg/L,可滿足好氧微生物的正常代謝需求,又能抑制過量絲狀菌等易導致堵塞的微生物過度繁殖。
控制水溫:大多數微生物適宜的生長溫度在 20-35℃。在曝氣系統運行中,盡量將水溫維持在這個范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長速度,防止因溫度異常導致微生物過度生長或發生異常代謝,產生過多粘性物質堵塞曝氣頭。
調整 pH 值:微生物生長有適宜的 pH 范圍,一般好氧微生物的 pH 值應控制在 6.5-8.5 之間。通過添加酸堿調節劑等方式,確保曝氣系統內的 pH 值穩定在合適區間,避免 pH 值波動過大刺激微生物異常生長。
優化水質條件
控制營養物質比例:微生物生長需要碳、氮、磷等營養物質,保持 BOD?(生化需氧量)、N(氮)、P(磷)的比例在 100:5:1 左右為宜。通過監測水質,合理投加營養物質或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避免營養物質過?;蛉狈Γ乐刮⑸镆驙I養失衡而過度繁殖或產生粘性物質。
去除有毒有害物質:對進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有毒有機物等進行監測和處理。可采用化學沉淀、吸附等方法去除重金屬離子,利用活性炭吸附、高級氧化等技術去除有毒有機物,降低其對微生物的毒性作用,避免微生物因受毒害而發生異常生長和代謝,產生堵塞物質。
加強系統維護
定期清洗曝氣頭:制定定期清洗曝氣頭的計劃,可根據曝氣系統的運行情況,每 1-3 個月進行一次清洗。采用高壓水槍沖洗、化學藥劑浸泡等方法,去除曝氣頭表面的生物膜、污垢和沉積物,恢復曝氣頭的通氣性能。
防止污泥回流異常:確保污泥回流系統正常運行,控制合適的污泥回流比,一般在 50%-100%。避免污泥回流不暢導致污泥在曝氣池中積累,為微生物過度生長提供條件,或因污泥回流比過大,使曝氣池中微生物濃度過高,引發過度生長和堵塞問題。
采用特殊技術和管理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