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3月13日 10:17山東東潤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點擊量:10
pH值(即酸堿度)是水質的重要指標。在養殖水體中,pH值十分直觀地反映著水質的變化,比如藻類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狀態等,都可以通過pH值的大小和日變化量來推斷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pH值也是影響蝦生長的重要指標,在養殖早期,特別是放苗的時候,pH值若太高,則放入塘的蝦苗就會蛻殼十分困難或蛻不了殼,影響蝦苗的正常生長速度。
在養殖中后期,特別是高密度養殖的高位池,由于有機物的含量較高,水中的藻類老化較嚴重,pH值若太低,則蝦蛻殼的時間會延長,蛻殼后,新殼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恢復的時間越長,蝦就越危險,偷死就會在這段時間發生,哪個蝦大就死哪一個。再說在這種富營養化的水體中,易出現低氧或缺氧的情況,軟殼的蝦在這個時候容易被細菌病毒攻擊而出現各種疾病。
pH值的測量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試劑法簡單易懂,在養殖生產中被廣泛使用。那么測量pH值時要注意些什么呢?怎么樣的測量結果才是有用的呢?由于養殖水體是由浮游生物、細菌、有機物質、無機物質、養殖對象等組成的整體,生命活動時刻在進行,水質指標也跟著在變化。
正常水體的pH值有一定的規律:
一般早上水體pH值低,隨著光照的加強,pH值會隨著光合作用的增加而上升,直到下午才開始下降,到次日早晨pH值達到。
通常我們測量pH值時要注意兩點,,要定時測量,每天需測量兩次,早晨6-7點和下午3-4點各測量一次,并作好記錄。兩次測量的pH值存在一定的差值,它體現了養殖水體浮游生物的活力,光合作用的強度。如果pH值的變化值比較小,說明藻類老化或死亡,光合作用弱,許馬上采取措施處理水體,以免造成缺氧等養殖事故。
pH值在養殖過程中如此重要,若是pH值低了或高了,該如何處理呢?在此,有一些小技巧,供大家參考,,當pH值過低時,大家都比較容易想到用石灰或換新水,使用石灰和換新水都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pH值,但是這兩種方法并非什么時候都可行,有時也不十分穩定,在這里介紹一種相對安全的方法:就是適當追肥。
pH值偏低:一般出現在養殖中后期,因有機物含量較多,藻類老化所致pH值低,先分解處理富余有機物,然后追肥,直到pH值上升到所需的水平,水深的養殖池將水位降低效果會更好,追肥還能預防中后期養殖的缺氧問題;第二,pH值高了,大家都覺得問題不大,如果要調低,也知道加淡水這種方法,而有些時候受條件限制,根本無法完成。
一般pH值過高出現在養殖早期,原因是肥水的藻類光合作用活躍,有機物的含量少等。加淡水是好方法之一,另一種方法是向水體提供一些碳水化合物,是降低pH值的絕好材料,一般2-3斤/畝,用1-2次,使pH值降至理想值,然后穩定水質。(轉載)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ly-nte.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