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7在线,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黄色影视网址在线播放观看视频,日韩AV女优在线观看地址

移動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網資訊中心政策法規

新發產品更多
四川:到2027年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達到15個左右
2024年11月27日 08:52:41來源: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點擊量:38648
導讀近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四川省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3個方面,提出未來4年四川算力基礎設施發展主要目標。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近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四川省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3個方面,提出未來4年四川算力基礎設施發展主要目標。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全省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初步構建,多元算力供給體系進一步完善,存算網一體化加速發展,算力綠色低碳、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推動算力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計算力方面,到2027年,四川目標算力總規模達到4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其中智能算力占比不低于60%,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達到15個左右,數據中心平均PUE(電能利用效率)降低到1.3以下。運載力方面,實現省內各城市之間網絡時延低于3毫秒,天府集群到重慶集群網絡時延低于3毫秒,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樞紐節點網絡時延低于18毫秒。5G基站總數達32萬個,其中5G-A(基于5G的演進和增強)基站總數達4萬個。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00EB(艾字節),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5%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
 
  據統計,目前四川綜合算力指數居全國第十位,運力(信息傳輸能力)指數居全國第五位;四川5G基站達18.9萬個,排名全國第六位。為實現目標,《行動方案》明確一系列重點任務,包括提高算力基礎設施能級、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加快算力資源調度運營、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提升綠色能源利用水平、健全算網安全保障體系等6個方面。
 
  提高算力基礎設施能級是基礎,為此,四川將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以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為支撐,探索建設集群拓展區,推動全省各市(州)協同發展,加快建設涵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城市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多層次算力基礎設施體系,深度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明確相關地區發展方向。《行動方案》明確,支持成都在現有算力設施基礎上優化結構、提質增效;支持雅安等資源稟賦突出、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納入集群拓展區;支持具有較好基礎的綿陽、德陽、宜賓、達州、內江等地區,適度超前布局智能計算業務,建設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支持在清潔能源富集區域探索以就近供電、聚合交易、就地消納的“綠電聚合供應”模式適度建設數據中心。
 
  原文如下
 
  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4—2027年)
 
  為搶抓國家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重大機遇,打造全國領先的算力高地,根據《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發改數據〔2023〕1779號)、《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4〕970號)、《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發改能源〔2024〕1128號)、《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工信部聯通信〔2023〕180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省委十二屆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以算力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為引領,按照“需求牽引、集群支撐、重點突破、全域協同”的思路,聚焦智能算力發展和需求,優化算力整體布局,增強運力高效支撐,強化存力靈活保障,推動算力綠色安全發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算力高地。
 
  到2027年,布局合理、算網融合、算電協同、算用相長的全省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初步構建,以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為核心的多元算力供給體系進一步完善,存算網一體化加速發展,算力綠色低碳、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推動算力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計算力方面,算力總規模達到4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不低于60%,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達到15個左右,數據中心平均PUE降低到1.3以下。運載力方面,實現省內各城市之間網絡時延低于3毫秒,天府集群到重慶集群網絡時延低于3毫秒,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樞紐節點網絡時延低于18毫秒。5G基站總數達32萬個,其中5G-A基站總數達4萬個。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5%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
 
  二、重點任務
 
  (一)提高算力基礎設施能級。
 
  1.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以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為支撐,探索建設集群拓展區,推動全省各市(州)協同發展,加快建設涵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城市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多層次算力基礎設施體系,深度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集群支撐:優先在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內布局高密度高能效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支持成都進一步在現有算力設施基礎上優化結構、提質增效,支持雅安等資源稟賦突出、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納入集群拓展區,推動建設涵蓋通用計算、智能計算、超級計算的融合算力中心,著力提升算力高質量供給能力。
 
  重點突破:支持具有較好基礎的綿陽、德陽、宜賓、達州、內江等地區,適度超前布局智能計算業務,建設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支持在清潔能源富集區域探索以就近供電、聚合交易、就地消納的“綠電聚合供應”模式適度建設數據中心。
 
  全域協同:充分發揮已建數據中心作用,支持各市(州)結合自身基礎和實際需求,布局建設城市內部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滿足本地及周邊超高清視頻、車聯網、遠程醫療、數據熱備份等高性能、低時延的業務需求。
 
  嚴控跟風建設市場需求不明確的數據中心項目。各市(州)已有建成投用1年以上數據中心,且整體上架率低于50%的,原則上不再規劃建設新的數據中心項目。
 
  2.打造多元算力供給體系
 
  優化提升通用算力。圍繞X86/C86、ARM、RISC-V等架構布局多技術路徑的通用算力系統,推動高性能計算、云計算、分布式計算等現有架構技術不斷優化升級。
 
  做大做強智能算力。統籌全省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布局,鼓勵高功率機架建設,推動現有大型智能計算中心擴容升級,打造一批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開發平臺一體化的新型智能算力設施,開發“東數西渲、東數西訓”等業務應用,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爭取全國數據推理中心、萬卡級智算集群在川布局。推動大模型智能計算突破,培育智能計算自主框架和算法平臺,提供涵蓋處理器、數據庫、操作系統的全棧AI算力產品及服務。探索空天信息技術與算力基礎設施融合,前瞻布局天基算力網及太空算力中心,提供太空邊緣計算服務。
 
  深化應用超級算力。依托國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國(綿陽)科技城超算中心等,發揮“超級計算”輻射作用,深化超級計算在氣象預測、基因組學、新藥創制、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應用,為推動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協同發展邊緣算力。在數據量大、時延要求高的應用場景部署邊緣計算中心,鼓勵“老舊小散”數據中心結合實際改造為高效邊緣數據中心,鼓勵向模塊化、預制產品化、標準化發展。
 
  3.推動算力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算、存、運”一體化的算力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組織、產業聯盟的組織引導作用,圍繞算力接入、調度、監測、服務、交易、運營等方面,加快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平臺、服務、評估評價等地方標準研制。
 
  4.提升公共算力服務水平。發揮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算力優勢和邊緣數據中心分布優勢,建設一批公共算力應用場景。優化公共算力服務方式,以算力共享、算力錯峰等業務模式推動閑置算力資源整合,提升算力資源易用性。
 
  5.加強成渝樞紐節點算力協作。充分發揮成都、重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作用,提升數據中心互聯能力,推動數據存儲、傳輸、計算、安全協同布局,持續推動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成渝地區)建設。積極推動成都至重慶樞紐節點網絡一跳直達、骨干直聯點直達鏈路帶寬擴容。鼓勵兩地企業積極探索算力調度,提高跨區域算力服務的高可用性,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算力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
 
  (二)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
 
  6.建設算力高速網絡。加快建設我省樞紐節點跨區域、多層次算力高速直聯網絡。按需建設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主要城市的直聯專線網絡,建設與重慶集群之間的直聯通道,推動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與省內城市之間、省內重點城市之間數據中心的網絡直連,力爭實現“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內1毫秒,省內城市間3毫秒,到重慶集群3毫秒,到其他樞紐節點不高于18毫秒”的超短時延算力網絡。加快推進成都至西安、武漢等方向骨干傳送網建設,提升算力跨省服務能力。
 
  7.提升算力互聯支撐水平。前瞻性開展6G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挖掘,加快“雙萬兆”技術試點,推進光傳送網(OTN)設備部署。增強成都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和成都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能力。推動千兆光網、5G網絡等實現IPv6部署,構建智能無損的IPv6+高速傳輸網絡。積極推動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設,支持探索開展城市算力網建設,積極參與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原型技術實驗場建設。
 
  8.建立算網運力監測機制。依托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聯合成都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監測系統,加快推動建立以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為主、多元異構算力全覆蓋的全省算力網監測體系,接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指標監測系統,加強全省算網運力動態監管評估,對數據中心之間的網絡情況等開展實時監測。
 
  (三)加快算力資源調度運營。
 
  9.構建算力調度服務體系。構建全省一體化算力調度體系,推進省市共建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逐步接入全省多元異構算力資源。建設覆蓋通用計算、智能計算、超級計算等算力中心互聯互通、高效協同的算力網絡,支持數據中心運營商開展算網一體化服務,構建算力和網絡融合發展的調度服務體系。
 
  10.增強算力資源運營水平。依托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推動建立算力資源交易標準與算力產品價格體系,構建各算力中心資源在算力配置、交易結算、收益分配等方面協同機制,打造算力應用商城,提高算力資源利用率和普惠易用程度,實現算力在供給方、運營方、消費方之間的高效流轉。
 
  11.匹配人工智能產業算力資源需求。依托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推動算力資源供需雙方精準匹配,鼓勵成都、綿陽等重點市(州)充分利用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等已有算力資源,聚焦醫療、交通、應急等重點領域開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
 
  (四)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
 
  12.加強存力技術研儲應用。加快研究攻克多云存儲服務、以數據為中心的新型數據應用存儲系統、人工智能驅動的存儲軟件架構等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加強存儲全產業鏈研儲協同。
 
  13.促進存算能力均衡發展。開展存算一體技術研究,推進新型存儲介質、計算架構等研發,鼓勵發展“四川造”自主可控產品,規劃建設與算力相匹配、可動態擴展的存儲體系。推廣云存儲、分布式存儲等業務,滿足人工智能等多種應用場景的需求。
 
  14.優化存力資源配置共享。加快存儲和計算、網絡協同發展,做好成渝樞紐節點的存算保障,對接其他國家樞紐節點及其他省市的存算需求,科學合理配置存算比例。鼓勵外省企業在我省布局或使用存算資源,創新“算力飛地”合作新模式。加強對關鍵行業核心數據和重要數據的容災備份建設,推進重點行業構建行業存儲災備體系。
 
  (五)提升綠色能源利用水平。
 
  15.統籌推進能源體系建設和算力發展。加強數據中心集群建設規劃與新能源發展規劃、電網建設規劃的銜接,支持在省內“三州”電力送出斷面受限且具備穩定調節能力區域,按照綠電直供、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布局綠色算力中心,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納,推動我省綠色電力優勢與智能算力集群融合發展,助力民族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16.推廣應用各類綠色節能技術。加強數據中心綠色設計和余熱回收利用,利用分布式光伏等高效節能技術,采用模塊化不間斷電源、預制化電力模塊等節能產品,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耗能。
 
  17.推進數據中心綠色智能發展。新建、改擴建數據中心應采用能效達到《塔式和機架式服務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43630-2023)和《服務器和數據存儲設備能效“領跑者”評價要求》(T/CECA-G 0284-2024)標準規定的節能水平及以上服務器產品。推動已建、在建數據中心進行綠色優化,對老舊、高耗低效數據中心進行節能降碳改造和遷移整合,逐步騰退未按規定完成改造的數據中心。優化數據中心能耗結構,引導數據中心積極使用清潔能源,鼓勵通過參與綠電綠證交易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打造100%使用綠電的零碳智能計算中心標桿,力爭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80%。
 
  18.健全數據中心能耗監測機制。建立綠色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評價機制,有序開展數據中心能耗監測工作,推動新建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強化數據中心負荷調節能力建設,鼓勵有條件的數據中心參與電力需求側管理。
 
  (六)健全算網安全保障體系。
 
  19.加強算力設施設備自主可控。鼓勵算力設施采用安全可信的基礎軟硬件進行建設。加快攻克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安全可靠芯片、服務器等研發應用,提高自主研發算力設備的部署比例,力爭國產化算力設備占比超過50%。支持省內芯片企業做大做強,構建“芯片設計與制造—整機系統—軟件生態—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生態。
 
  20.提升網絡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健全網絡安全保護制度,完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強化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加強重要數據容災備份建設,完善數據全生命周期防護機制。
 
  21.強化算力基礎設施環境安全。對承載重要信息系統以及影響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數據中心,結合業務系統部署模式,增強防火、防雷、防洪、抗震等保護能力,提高算力設施整體可靠性。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和風險評估工作,完善應急預案,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隱患。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部門協同,構建部門聯動、職責清晰的工作體系,合力推進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加快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實施。
 
  (二)強化政策支持。支持各地各類算力資源接入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優先支持平臺納管算力中心申報重大專項,鼓勵通過平臺發放“算力券”。加大算力中心、存儲產業等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用能保障,優化能耗替代比例,推動提供適應算力中心用電需求的針對性政策和供電服務。指導相關企業用好用足棄水電價和留州電價政策。
 
  (三)強化示范引領。積極打造國家級、省級試點示范項目,加強試點示范項目發展成效和經驗推廣。強化標準引領,建立綜合算力評價標準指標體系,適時開展全省算力評價和效能評估。
 
  附件1
 
  名詞解釋
 
  1. 算力
 
  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主要通過算力基礎設施向社會提供服務。
 
  2. 算力基礎設施
 
  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可實現信息的集中計算、存儲、傳輸與應用,呈現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等特征,對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賦能我國科技創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實現社會高效能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3. 計算力(Computational Power,CP)
 
  是數據中心服務器對數據處理并實現結果輸出的一種能力,是衡量數據中心計算能力的一個綜合指標,包含通用計算能力、超級計算能力和智能計算能力。常用計量單位是每秒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FLOPS,1EFLOPS= 10^18 FLOPS),數值越大代表綜合計算能力越強。據測算,1EFLOPS約為5臺天河2A或50萬顆主流服務器CPU或200萬臺主流筆記本的算力輸出。
 
  計算公式為:CP=CP通用+CP智能+CP超級
 
  4. 運載力(Network Power,NP)
 
  是算力設施數據傳輸能力的表現,包含網絡架構、網絡帶寬、傳輸時延、智能化管理與調度等在內的綜合能力,涉及數據中心內部和數據中心之間的網絡傳輸,是衡量網絡傳輸調度能力的綜合指標。
 
  5. 存儲力(Storage Power,SP)
 
  是數據中心在數據存儲容量、性能表現、安全可靠和綠色低碳四方面的綜合能力,是衡量數據中心數據存儲能力的一個綜合指標,包含存儲陣列等外置存儲設備和服務器內置存儲設備。存儲容量常用計量單位是艾字節(EB,1EB=2^60bytes),性能表現常用計量單位是單位容量每秒讀寫次數(IOPS/TB,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TB),災備比例是安全可靠的一個重要表現。
 
  6. 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
 
  指數據中心總耗電量與數據中心IT設備耗電量的比值,一般用年均PUE值衡量。詳細計算和測量要求參照YD/T 2543《電信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能耗測評方法》。PUE數值大于1,越接近1表明用于IT設備的電能占比越高,制冷、供配電等非IT設備耗能占比越低。
 
  計算公式為:PUE=PTotal/PIT (PTotal為維持數據中心正常運行的總耗電,PIT為數據中心中IT設備耗電,單位為kWh)
 
  7. 5G-A
 
  是基于5G的演進和增強,是支撐互聯網產業3D化、云化,萬物互聯智能化,通信感知一體化,智能制造柔性化等產業數字化升級的關鍵信息化技術。
 
  8. 智能計算中心
 
  指通過使用大規模異構算力資源,包括通用算力(CPU)和智能算力(GPU、FPGA、ASIC等),主要為人工智能應用(如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開發、模型訓練和模型推理等場景)提供所需算力、數據和算法的設施。智能計算中心涵蓋設施、硬件、軟件,并可提供從底層算力到頂層應用使能的全棧能力。
 
  9. 先進存儲
 
  指應用全閃存陣列、固態硬盤(SSD)等先進存儲部件,采用存算分離、高密等先進技術,單位容量數據操作能力達到萬IOPS(每秒讀寫次數)以上的存儲模塊。
 
  10. 算力中心
 
  是以風火水電等基礎設施和IT軟硬件設備為主要構成,具備計算力、運載力和存儲力的設施,包括通用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超級計算中心等。
 
  11. 邊緣數據中心
 
  指規模較小,部署在網絡邊緣、靠近用戶側,實現對邊緣數據計算、存儲和轉發等功能的數據中心,支撐具有極低時延需求的業務應用。單體規模不超過100個標準機架。新建邊緣數據中心PUE一般不高于1.5。
 
  12. 算力資源
 
  指數字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具有信息計算、傳輸、存儲與應用能力的技術與設施,包括但不限于CPU、GPU等計算資源,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資源,存儲陣列、分布式存儲等存儲資源,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安全資源,以及風火水電等支撐保障資源。
 
  13. 天基算力
 
  指利用衛星等天基平臺提供的計算能力。旨在將衛星算力串聯起來,實現衛星算力資源的調度,以滿足用戶在太空、海洋、沙漠、戈壁等傳統通信模式無法覆蓋區域對物聯網服務的需求。
 
  14. 異構算力
 
  指CPU、GPU、NPU、FPGA、ASIC等多種算力協同的處理體系,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中的應用需求,實現計算效力最大化。
 
  15. 光傳送網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
 
  指在光域內實現業務信號傳送、復用、路由選擇、監控,并且保證其性能指標和生存性的傳送網絡。
 
  16. 一跳直達
 
  指的是在網絡通信中,數據從一個節點直接傳輸到另一個節點,而不經過中間節點進行轉發。這種傳輸方式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傳輸的時延,提高數據傳輸的效率和可靠性。
 
  17. 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
 
  是國家重要通信樞紐,主要用于匯聚和疏通區域乃至全國網間通信流量,是國家重要通信樞紐、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的頂層關鍵環節。
 
  18. IPv6
 
  即互聯網協議第六版,是由國際標準組織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設計的用于替換現行版本IPv4協議的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其最大優勢是解決了IPv4協議網絡地址資源不足的問題(IPv4協議共有43億個IP地址)。
 
  19. 源網荷儲
 
  是一種包含“電源、電網、負荷、儲能”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模式,是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夠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可解決清潔能源消納過程中電網波動性等問題。
 
  附件2
 
關鍵詞 服務智能計算
相關閱讀更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正在閱讀:四川:到2027年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達到15個左右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聯系電話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智慧城市網APP

功能豐富 實時交流

智慧城市網小程序

訂閱獲取更多服務

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抖音

智慧城市網

抖音號:afzhan

打開抖音 搜索頁掃一掃
i

視頻號

AF智慧城市網

視頻號ID:sphF7DOyrojJnp8

打開微信掃碼關注視頻號

小紅書

智慧城市

小紅書ID:2537047074

打開小紅書 掃一掃關注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