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本站速遞】安防建設至關重要,近期,安防領域有什么動態呢?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來閱讀本文吧!
國務院國資委、應急管理部聯合召開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
1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應急管理部聯合召開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全體會議部署,以更加有力、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扎實做好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國務院安委會副主任、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出席會議并講話。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宋元明出席會議,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莊樹新主持會議并通報2024年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應急管理部黨委召開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
1月20日,應急管理部黨委召開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以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為標桿,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紀律保證”主題,緊密聯系部黨委、班子同志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自我檢視、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部黨委書記、部長王祥喜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中央第32督導組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會指導。
全國城市燃氣管道安全專項治理將加快推進
1月1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全國城市燃氣管道安全專項治理行動部署推進視頻會議。會議要求,全力打好老化燃氣管道更新改造攻堅戰。加快推進老化燃氣管道更新改造,抓好更新改造項目全過程管理。今年基本完成已排查出的老化燃氣管道更新改造任務。
同時,重拳整治第三方破壞燃氣管道問題。深入排查燃氣管道周邊的工程建設項目,壓實項目建設相關單位、燃氣經營企業及有關部門安全責任,嚴格落實現場交底會商制度。
《關于加強極端場景應急通信能力建設的意見》發布
1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極端場景應急通信能力建設的意見》。
該意見要求,到2027年,應急通信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空天地海一體關鍵技術創新突破,極端條件適用裝備有效供給,應急通信特色服務持續拓展。應急通信供需對接清晰順暢,部門間銜接協同更加高效,電信企業應急管理改革加快推進。災害易發地區
通信網絡覆蓋水平顯著提升,通信網絡抗毀韌性切實增強,公網專網協同格局基本形成。指揮預警智能高效,隊伍力量體系健全有力,跨區域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基層保底通信能力基本建立,極端場景保障能力大幅躍升。
中國共產黨應急管理部機關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15日至16日,中國共產黨應急管理部機關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部長王祥喜出席大會并講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蔡淑敏到會指導并講話。部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機關黨委書記郝軍輝主持會議,并代表第一屆機關黨委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在京部黨委委員出席。第一屆機關紀委向大會作書面工作報告。
深圳市2月10日前征集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化無人機產品信息及相關場景應用方案 1月16日,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深圳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公開征集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化無人機產品信息及相關場景應用方案的公告》。
根據該公告,征集范圍為:具備無人機生產制造和運營、適航許可的無人機相關企業。征集內容為:適用于滅火救援場景的無人機產品信息、滅火救援無人機產品的相關測試方案(高層建筑外立面控火場景無人機應用測試方案、高層建筑應急救援場景無人機應用測試方案、森林火災救援處置場景無人機應用測試方案等)、預研或研制階段的無人機產品相關信息。
《京津冀地區大震巨災搶險救援協同機制》印發
近日,京津冀三地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印發《京津冀地區大震巨災搶險救援協同機制》。
《協同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工作原則、適用范圍、應急指揮啟動條件以及事權劃分,為京津冀地區在大震巨災下的快速響應、有序救援與協同作戰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是專家協同,提升抗震救災“決策力”。一旦出現大震,京津冀三地立即組建涵蓋應急監測、指揮救援、震情分析、隊伍物資協調等多個領域的聯合專家組,為救援工作提供科學指導。二是隊伍協同,筑牢抗震救災“壓艙石”。三地將及時精準開展房屋建筑埋壓、火災、?;沸孤⑸襟w滑坡崩塌、生命線搶通、潰壩等搶險救援工作,確保交通、電力、通信等關鍵設施暢通無阻。三是物資協同,建好抗震救災“加油站”。三地將建立救災物資信息保障互助互通共享平臺,實現三地救災物資跨省際應急支援。四是信息協同,架起抗震救災“探照燈”。三地將進一步推進京津冀地區預警信息、救援隊伍、物資裝備等信息的實時共享,提高救援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新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2025年9月1日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將于2025年9月1日實施。
聚焦降低火災事故隱患和危害、減少交通事故風險,新標準強化非金屬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明確電動自行車使用塑料的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同時,增加電動機低速運行轉矩、空載反電動勢、電感值差異系數的要求,減小車輛最大制動距離。防范非法改裝方面,新標準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此外,通過增加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方便消費者實時了解電動自行車關鍵安全信息。
《防雷安全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 (試行)》發布
近日,《防雷安全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 (試行)》發布。該標準適用于油庫、氣庫、彈藥庫、化學品倉庫、煙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設工程和場所,雷電易發區內的礦區、旅游景點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構)筑物、設施等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以及雷電風險高且沒有防雷標準規范、需要進行特殊論證的大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