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可應用于冷凍樣本存儲
2010年01月07日 09:19:53來源:RFID世界網點擊量:2206
基于RFID的系統追蹤冷凍的人體組織和細胞以及有害物質,可以減少對實驗室處理這些物品的工作人員的需要。該系統稱之為FreezerPro,由RURO公司提供,專為冷凍樣本存儲市場設計的,以便讓用戶知道哪些樣本儲存在冷藏庫里,哪些樣本在何時移動過,并可以輕松地找到它們。樣本通常放入一個干凈的管形塑料瓶里,再放入在儲存箱里。但是,在大容量的實驗室,樣本也放在帶凹陷的塑料托盤里。托盤約2.5英寸寬,4英寸長,一個摞一個的放在儲存箱里,有接近400個托盤。無論是使用小瓶或托盤,冷藏庫里可能包含了數以千計的樣本。
采用RURO系統的實驗室把樣本儲存在小瓶里。通過采用這個系統,實驗室在管理樣本時可以有更好的安全性,包括一些高危險品,如冰凍細菌或病毒,以及貴重物品,比如干細胞研究物質。他們也可以使用這個系統快速的完成存儲審計。
從以往來看,冷藏實驗室面臨著追蹤冷藏庫里的存儲箱里瓶子里的樣本的挑戰。樣本存儲在零下90攝氏度到零下190攝氏度之間。大多數小瓶和托盤要么有序列號可以識別,要么在小瓶或托盤周圍有用筆手寫的描述或條形碼標簽。儲存在箱子里的樣本容器,大約包含64到100個樣本。為了確保特定的樣本在特定的位置、樣本不會取錯,實驗室技術人員必須對樣本容器的位置保有一個密切的記錄。每當一個小瓶被取出的時候,它的序列號必須被記錄下來,或條形碼標簽必須進行掃描,以確保適當的樣本已被取出。在這兩種情況下,樣本容器上的冰霜使得這項工作變得困難。為了識別一個小瓶,經常需要手工去除冰霜,RURO的銷售總監DougMilliken解釋說。由于小瓶里存儲的樣本可能具有危害性,過多處理這樣的樣本是很令人頭疼的。
有了FreezerPro系統,實驗室可使用桌面閱讀器和RFID標簽追蹤樣本。在每個容器的FreezerPro標簽上,實驗室打印了條碼序列號,以備不時之需時使用,還有有關樣本的可讀的文字信息,并在EPCGen2無源超高頻(UHF)標簽里編了一個的ID號。樣本儲存在帶有RFID標簽的箱子里。FreezerPro軟件將每個箱子標簽的ID號與樣本容器標簽的ID號相連。隨著新的小瓶或托盤制造出來,實驗室就在斑馬技術公司的標簽打印機上編碼和打印標簽,然后將其附加在樣本容器上。一旦貼標了、樣本被放置在箱子里了,只需將箱子放在閱讀器上,然后軟件就可以獲取所有樣本的ID號,節省了工作人員逐一識別樣本的時間。
兩個實驗室之中的其中一個實驗室一年前就開始使用該系統了,目前正在追蹤大約3萬個人體生物樣本。實驗室選擇了RFID系統以減少核查研究工作中樣本使用正確與否的工作量,并減少了冷藏庫庫存盤點的時間。該實驗室在審計時必須跟蹤這些樣本,審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該實驗室有多達50名研究人員,追蹤每個小瓶以確保它們放置的安全性曾是該實驗室面臨的大挑戰。使用了新的系統,研究人員只需登錄到實驗室后端系統的FreezerPro軟件上,鍵入他們尋找的工作中要使用的特定的樣本的名稱即可。據Milliken稱,該軟件會顯示出他們要找的物品在哪個冷藏庫里、哪個箱子里。
該實驗室有三臺ImpinjSpeedway桌面RFID閱讀器,其中兩臺安裝在冷藏庫儲存區,另外一臺安裝在實驗室里。當一個樣本從冷藏庫中取出時,技術人員需要將整個儲存箱放在閱讀器上面。閱讀器獲取到箱子標簽的ID號和箱子里所有這些樣本的ID號,然后將信息發送到FreezerPro軟件,軟件編譯這些ID號,并在電腦監視器上顯示出結果,包括任何一個樣本丟失或放錯的警告。
該軟件顯示出箱子內部的圖形,箱子里的每個儲存空間在這個圖形上都顯示出一個彩色的標識,表明每個儲存空間的容器里樣本的類型。它還可確定研究人員要找的那個樣本是否在某個箱子里。這樣,在尋找小瓶的時候就不必打開每個箱子了。而當箱子放回冷藏庫的時候,箱子再次放在桌面閱讀器上,閱讀器讀取箱子的ID號和瓶子的RFID標簽的ID號,然后發送到FreezerPro軟件,從而表明物品已經放回冷藏庫。
第二個實驗室是儲存美國軍用樣本的,這個實驗室采用的系統類似于個實驗室的。該實驗室在大約5個月前開始使用該系統。在這個實驗室,安全是優先考慮的,系統到位了,重要的是確保樣本都放在正確的位置。對每個箱子進行掃描時,研究人員可了解是否所有的小瓶都被識別了。通過頻繁的庫存數量盤點,工作人員可以知道哪個樣本丟失了,并可以減少尋找樣本的時間。該實驗室使用了兩臺FreezerPro閱讀器追蹤大約2000個樣本。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