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從2004年起,我國啟動海防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投資20多億元人民幣進行邊防基礎設施建設,在沿海地區修建執勤碼頭、監控站,監控中心和部分輔助設施,越來越多的視頻監控系統應用到了邊海防哨所中。7月24日,三沙市宣布組建政權,這宣示了中國在南海區域的國家主權。三沙諸島對海防監控的需求又如何?
海防哨所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巡邏海況
1、視頻監控系統成為邊海防部隊基礎裝備
近十多年來國家在沿邊沿海地區共修建光纜近3萬余公里,全軍所有邊防連以上單位和大多數固定哨所已聯通光纜,邊海防團以上單位和大部分邊海防連隊,開通了電話交換網、軍事綜合信息網和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大部分邊海防部門和單位都配備了較為先進的執勤車輛、船艇和檢查檢驗、救援救撈、遠程通信、導航定位等信息化裝備。部分海警、海監隊還配備了大型執法船艇和直升機。在部分邊防哨所,官兵配有筆記本電腦、無線傳輸設備和帶攝像功能的巡邏車,隨著攝像頭的轉動,邊界現場的實時畫面即可傳輸遠在百里之外的指揮室和萬里之遙的總部機關。
海防部隊裝備設水平的提高,為視頻監控系統在海防部隊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國家和軍隊已陸續安排建設了700余套邊海防視頻監控系統和100余個監控中心,配備新型雷達等先進偵查觀測器材,研制裝備了新型邊防巡邏車和5000余臺衛星導航設備,90%的邊海防一線分隊和重點哨所接通了光纜,沿邊沿海重點地區基本實現了晝夜實時監控。近期發生的黃巖島爭端,以及三沙警備區的設立表明我國南海局勢緊張,國家必將加大對海防基礎設施的投入,隨著高清視頻監控技術、產品和應用的不斷成熟,必將有更多的安防監控系統應用到海防部隊裝備中來。
2、三沙需要怎樣的監控系統和設備?
三沙市下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涉及島嶼面積1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千米。島礁眾多,分散,陸地面積小而零散,區域局勢緊張,安防系統應用環境惡劣。
西沙群島,它是在中國南海諸島中擁有島嶼多,大大小小有28座島嶼,島上陸地總面積8平方公里多;黃巖島爭端所在地中沙群島長約140公里(不包括黃巖島),寬約60公里,幾乎全部隱沒于海面之下,距海面約10~26米,只有黃巖島南面露出了水面;南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南、島礁多、散布廣的群島。約占傳統南海面積的2/5。南沙群島由23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南沙的主要島嶼均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侵占。
如此重要的海防前線位置,三沙警備部隊需要能夠幫助海防哨所官兵,海防團指揮中心,軍區指揮人員準確判斷海面、海島、海岸線邊界、島嶼邊界進行動態的可視化遠程管理和輔助決策設備和系統。同時,由于海防視頻監控系統主要用于對海面的目標活動情況進行監控,系統應用環境惡劣,在設備的可靠性、智能化、易用性、供電方式、傳輸方式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
1、海防哨所氣候環境惡劣,潮濕、多雨霧,海水腐蝕性強,多臺風,多風沙,這就要求監控系統的硬件設備有很高的防水、抗風沙、抗腐蝕等能力;
2、海島上缺少供電設備,監控設備還應具備太陽能發電功能,或利用海水流動、潮汐發電的功能和設備;
3、由于需要監控的海面廣闊,并且海上經常有霧,因此需要具有高變倍、透霧功能、高清、紅外熱成像、激光夜視、紅外測距、實時遠程監控管理功能的監控設備;
4、海防哨所的偵察監視工作量大,僅靠戰士們觀察有時很難發現目標去向,因此要求監控系統具備智能分析、自動跟蹤、自動報警等功能,幫助偵察人員方便快捷地發現可疑目標。
除此之外,海防部隊還需要建立能綜合運用遙感、遙測、地理信息系統的綜合性邊海防系統平臺,這種平臺包括視頻監控、態勢顯控、指揮作業、綜合管理等子系統,需要能與多種模式通信系統互聯,并與軍隊現有指揮系統兼容,可以和現有的邊防哨所、軍事雷達、移動監測船等監測系統集成,兼容。同時,三沙諸島島礁分散,島礁分散,且與監控中心距離較遠,傳統短距離監控根本無法實現視頻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通過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系統功能進行遠程晝夜監控,彌補衛星遙感和地面移動監測的不足,實現三沙諸島全天時、實時化、可視化的視頻監控管理,使得邊海防指揮中心能夠整合所轄區域內各類邊海防相關信息,能對邊境異常、非法越境、非法偵測、非法地理信息測繪、非法軍事建筑物搭建、無人駕駛飛機入境拍攝等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人、機器、邊境共有資源單方非法開采等事務進行遠程監控管理,綜合掌控邊海防整體態勢,全面提高邊境管控能力,實現省軍區、軍分區、邊海防團對邊境地區”看得見、聽得到、傳得遠、控得住“的目標。
3、海防監控系統的基本構成
三沙市的國防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因此,三沙警備區不僅擔負著海防重任,還擔任著漁民保護,海洋資源,海上油氣田資源的保護,因此,需要的是一套集海防監控,漁政管理和災害天氣應急指揮為一體的視頻綜合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