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七月末一場暴雨突襲北京城,八月初太平洋海域的臺風接連而來。近的“海葵”直襲浙江,杭州*。位于江南沿海,杭州是一個游客、經濟貿易的集散地,杭州也是個多雨城市,地鐵安全,防倒灌是重要一環。從長遠看,杭州地鐵是否在設計上有針對性的考慮呢?防止自然災害地鐵監控如何做?防止人為災害,地鐵安防又會怎樣開展?
杭州地鐵1號線首列車于去年年4月下線
一、防自然災害:
“四道防線”周密設計未雨綢繆:防止雨水倒灌地鐵
一場臺風,全城抗臺。“海葵”襲杭,對杭州緊鑼密鼓的地鐵工程是一場考驗。大部分站點的地鐵出入口仍是敞開式的,要嚴防雨水倒灌。針對“海葵”,地鐵集團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一是每個車站均準備了1000余只沙袋,總計4萬只,特別是低洼區域站點的出入口和風井已用沙袋再增加了50厘米的擋水高度。二是地鐵全線增加了35臺應急泵,以確保及時將站內積水及時排出。三是各施工項目部均成立了應急搶險隊伍,市地鐵集團還專門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一支應急搶險小分隊,防患于未然。據地鐵集團介紹,截至昨晚8點,各站情況安全穩定,沒有發現進水。
道:入口處高出周邊地面60厘米
杭州地鐵的各項出地面結構(包括出入口和風井等)均高出周邊地面60厘米,出入口特意先設計了數個向上的臺階(一般為3個或4個臺階),然后才是一路往下。當雨水有可能進入車站時,地鐵站出入口還會放置防水板,這個全鋁合金材質的擋板會一道道地扣在地鐵出入口的凹槽里,形成又一道防線。如果雨勢太大,地面的積水漫過了出入口,防水板也擋不住,會不會倒灌到處于地下的地鐵呢?地鐵集團機電設備部部長張大華說,地鐵地下還有一套排水系統。
第二道:入口后一級臺階下方有集水坑
車站每個出入口的后一級臺階下方,都有一個集水坑。集水坑2米見方,深2.5米左右,里面設置了抽水泵,然后通過管道和埋設在地表的市政雨水管相接。
第三道:站廳層里有8個地漏
如果倒灌的雨水實在太多,出入口的集水坑都來不及收集排出,漫到了站廳,站廳層還設置了地漏。地鐵站廳一般是長方形,地漏就設置在較長的兩側,挨著墻根,每隔30至40米一個,每側4個,兩側一共8個。漫進站廳的水會順著地漏的下水孔和管道回送到車站兩端的泵房里。這個泵房6米見方,地上還有一個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深2.5至3米的集水井,里面同樣有抽水泵,將匯流到這里的水排到雨水管道。
第四道:隧道下面還有抽水泵房
如果短時間內雨水實在太多,倒灌到站臺層和隧道,水又到哪里去呢?地鐵隧道地下還有一道防線——區間泵房。其實地鐵的隧道并不完全在一個水平線上,在兩個站點之間隧道的低點,地下還有區間泵房。流進隧道的水會沿著隧道兩邊的排水溝流進區間泵房里。區間泵房和車站泵房一樣,里面也有一個深2.5至3米的集水井,通過抽水泵把水先排到車站泵房里,再通過車站泵房輸到雨水管道里。
不過張大華部長說,雨水倒灌進隧道的情況非常罕見。將來地鐵運行之后,會沖洗隧道。地下的區間泵房主要是用來排走這些水的。萬一車子發生火災,滅火用水也會流到隧道里。如果地面的積水滿了,雨水管道也滿了,會不會倒灌進地勢更低的地鐵管道里呢?
張大華說,肯定不會。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抽水泵一啟動,壓力肯定大于雨水管道,水就從下往上倒著走。地鐵管道里還專門安裝了倒流止回閥,保證雨水只能單向流動,不能反向回流。如果短時雨量特別大,流進地鐵,地鐵還會額外增加應急的抽水泵。
二、防人為事故:
杭州145名地鐵警察就位
杭州即將成立地鐵公安分局。地鐵公安分局張文根局長說,杭州的地鐵公安分局將由三個大隊(治安、刑偵、特警)、兩個派出所(湘湖站派出所、地鐵東站派出所)和8個內設機構組成,共有民警145人(女警約占總人數的15%),其中57人是從社會招考的新警(全部為本科以上學歷,研究生19人,博士在讀1人),72人從各城區分局選調。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