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平臺亟待建設 機場安防將與運營結合
——機場安防建設將與運營結合
2013年03月22日 08:47:14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整理點擊量:2724
導讀目前國內機場的建設資金由民航局劃撥、地方政府出資、機場自籌三部分組成。其中包括各級政府的財政直接投資,也包括平臺公司貸款、企業投資,后兩者可以歸入“自籌”部分。綜合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公開信息,這些機場所需的投資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元大關,在眾多行業人士看來,2013年可謂是“機場年”。機場安防與機場運營緊密結合,在同一安防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機場安防未來發展道路在哪里?
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目前國內機場的建設資金由民航局劃撥、地方政府出資、機場自籌三部分組成。其中包括各級政府的財政直接投資,也包括平臺公司貸款、企業投資,后兩者可以歸入“自籌”部分。綜合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公開信息,這些機場所需的投資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元大關,在眾多行業人士看來,2013年可謂是“機場年”。機場安防與機場運營緊密結合,在同一安防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機場安防未來發展道路在哪里?
與機場運營緊密結合
所謂安防的整體效益,對于機場運營方來說,關注的是安防系統怎樣能夠更好地保證機場的正常運行。“泰科有為機場專門定制的機場軟件版本。針對機場運營,門禁的邏輯設置已經跟機場的管理應用相結合,包括讀卡器的權限設置,包括針對關口通行特點的門禁設置。”泰科安防設備亞太區產品經理沈濤指出。其實對于機場這一特殊環境來說,定制化的需求無處不在,廠家要在機場業務上獲得長足發展,都必須思考產品要如何能夠更好的與機場的運營相結合。
“機場的運營管理者希望安防系統可以針對具體的事件,如周界有人闖入等,安防管理者一可以得到報警信息,二得知報警的具體位置,三可分析是否為真實的報警,四可以對事件進行后續跟蹤或處理。”西門子樓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解決方案經理機場石化行業垂直市場經理張泳指出,“機場運營管理者是基于一個事件去考慮安防的設備、子系統以及集成平臺應該如何去構建和運行。”
未來哪些技術能夠在機場安防中獲得青睞,亦要看其是否能夠找到和機場業務結合的契機。據了解智能分析在機場安防中目前還處于概念階段,未能廣泛投入實際應用,目前在人臉識別、人流統計方面有初步的應用。
近年來,各機場已經普遍采用數字化技術,當數字化以后,機場解決方案或成典型的物聯網系統。據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副總經理呂海峰介紹:“民航局、公安局提出新一代物聯網的機場安防發展方向。弱電安防技術把感應器和網絡連在一起形成物聯網。前端通過紅外、指紋等各種傳感器感知前端信息,監控系統的前端攝像頭拾取相應的音視頻,包括門禁、防盜報警等,還原成整個視頻、圖像、信號,通過智能化軟件控制平臺在后臺進行整合。從更多的維度感應前端流程的變化,比如溫度、濕度、人群、壓力、體感等信號都可感知,從而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機場安防系統可說是加載在運營流程的管控系統之中,根據物流發展而來的物聯網,對于機場的運行效率來說大有卑益。
整合機場安防統一平臺
“目前國內機場在弱電安防上應該都是在摸索中,沒有明確的統一模式。”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副總經理呂海峰進一步分析到,“國內機場硬件關注的比較多,軟件也在升級,但軟件、硬件與人如何結合并不完善。管理上的不完善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和供應商的接洽,通過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實現我們的管理需求,這里有管理的制度,也需要相關配套的軟硬件。”
據英格索蘭安防技術系統集成軟件開發中心經理陳大恩介紹:“現階段機場的管理,普遍以AOC(機場運行中心)/TOC(航站樓運行中心)為中心,機場安防的管理主要由運營方負責,在AOC/TOC中設置安防管理的座席,統一調度管理。”
但目前機場在集成安防各子系統的統一管理平臺上則還有所欠缺。昆明巫家壩機場護衛部副經理羅云春談到,希望看到的便是所有技術防范的系統都能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各子系統相互之間可以聯動、配合,針對一個具體事件,對其過程有全面的記錄,如門禁系統和監控整合中,每一個門禁點都其有對應的監控點。
整合安防統一平臺看來是眾人所望,但在英格索蘭安防技術系統集成軟件開發中心經理陳大恩看來,如果沒有一個部門統一歸口協調,實現一個完善的統一安防平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機場安防系統,必須明確統一的管理模式,這樣有利于系統的整體規劃、設計、建設和使用,從而充分發揮整個安防系統的效益,提升整體安防水平。
機場安防發展趨勢
1、高清化廣泛應用
從首都機場T3,浦東機場T2等機場安防建設中使用全數字視頻監控系統以來,數字視頻監控已經成為機場安防視頻監控的方案,采用數字系統,所有視頻圖像都在網絡上傳輸,可以根據需要在網絡上直接調用和切換,方便快捷。隨著高清技術的日漸成熟,以1080P規格為代表的高清攝像機逐漸在一些機場得到推廣。高清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接入簡單;設備環節少;布控區域廣;無縫擴展能力強;能提升圖像質量;看清更多細節等。這些優點都符合了機場的應用管理的需要。未來高清技術將以成熟的技術和合理的價格在機場安防得到廣泛應用。
2、智能化自動監控
智能化監控是指通過提高系統情景判斷能力來實現智能化的自動監控,將對現場圖像的分析判斷交予系統執行。隨著技術的發展,機場結合自身需求,逐步開始采用一些既實用、性能又相對穩定的智能化功能,如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臻于成熟,在安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可用于甄別*分子,通過槍球聯動的方式跟蹤重點人物的行蹤等。在新疆和田劫機案中,*曾經多次踩點探查機場安檢情況,終將偽裝過的作案工具攜帶上飛機。如果能夠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可以篩選出經常在機場重點區域徘徊逗留的人員,公安人員憑借經驗可疑根據當時的視頻錄像來判斷是否可疑。
3、集成化進一步擴展
集成化是機場安防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機場安防的發展來看也是如此,德國安全防范技術十分先進,主要表現在高智能化和高集成性。例如,德國慕尼黑機場的安全防范就是通過中央管理系統將周界防范系統、安檢防爆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15個安防系統集成起來,并進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機場保衛部門和警察部門防范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和處理緊急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過去,由于中國機場單位比較多,多采取分控的形式,兼容復雜,因此在集成方面的考慮有些欠缺。近兩年,隨著數字系統的建設和升級,各子系統的集成被正式擺上了臺面。在機場領域,前端、網絡和平臺的搭建都不錯,關鍵在于軟件的集成度。除各傳統安防子系統的集成外,安防與機場業務系統的整合同樣對機場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我們相信,隨著機場大安防系統體系的建立,機場安防將會更好的為機場的發展保駕護航。
機場安防集成未來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將機場安防系統和機場業務系統更緊密結合,將一些機場安防管理實踐中形成的業務流程形成預案,在達到觸發條件時,啟用預案,調動各相關系統各司其職,如和航班信息系統、內通系統的集成。也可以為節能服務,如通過視頻監控系統的智能分析檢測到在某個區域不再有人員后,自動通過照明系統關閉相應區域的燈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