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據新華社報道,6月7日18時22分,廈門BRT快速公交車道上一輛公交車突然起火。造成48人死亡,33人受傷,起火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一輛公交車突發大火,竟然奪取了40余個同胞的生命,實在令人震驚。近年來,公交作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載著平安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廈門公交事故再次給公共交通安全警響警鐘。
廈門公交車行駛中突然起火
公共交通安全再敲警鐘
公共交通工具引發的安全事故,此前也曾發生過,但如此多人因之喪生,還是令人內心難安。公交車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這次出事的公交車上,據司機回憶有80人左右,還有參加高考的學生。正如一個禽類加工廠會發生死傷慘重的火災,出乎人們意料一樣,公交車也是人們原先理解中的“非高危領域”。這些地方發生的重大事故,更值得反思。
因此,不僅廈門需要加緊排查,現在很多城市都開通了BRT快速公交,對其安全絲毫來不得馬虎。城市的交通疏解,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各類型的公交系統,但是千萬不能為了“大干快上”,而忽略了重要的安全評估。廈門的這次BRT快速公交事故,無論是意外還是責任事故,都算是一個提醒。
當然,也不排除起火可能有別的肇因。前些年的成都公共汽車燃燒案,造成20余人死亡,事后查明是縱火刑事案件。這次的起火原因是什么,也需要趕緊調查。找到安全隱患,明確責任,才能避免悲劇的再度降臨。
在成都那次公交車起火事故發生后,人們曾討論過“救生錘”問題,但那一陣風過去之后,一些城市在這方面的管理有所松懈。此外,實踐表明,在公交車上僅配備救生錘,恐仍不能滿足需要,歐美一些大城市的公交車,有些設計為緊急情況發生時,可扳下紅色把手,將整扇車窗推開,或許可資借鑒。
BRT智能公交系統在我國發展現狀
BRT智能公交系統以其投資少、周期短、運量大、快捷安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點一度成為城市交通領域的熱點。雖然近幾年來得以迅速的應用和發展,但所暴露的許多問題也使其飽受質疑。
截至2012年,已有近50個城市相繼引入了快速公交系統,其中14個來自于中國。數據顯示,我國在不到10年時間里修建了近400公里的BRT線路,就速度而言堪稱世界之。然而盛名之下,BRT自身的種種問題以及中國的城市現狀使其發展前景并不明朗。自2010年廣州BRT投入運營后,其建設步伐有所放緩,近兩年僅有銀川市完成了快速公交系統的引入,而西安、上海等城市則在多年規劃后取消了BRT項目。
1、占用道路資源,降低交通效率
道路資源是開通BRT必須考慮的重要條件,而道路發展滯后又是我國大中型城市的通病,正是這一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中國開通BRT的城市遭遇到不同程度尷尬局面。為了保障BRT可以在專有道路空間上運營,我國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將原有車道改擴建為BRT專有車道,而這占據了約30%的道路資源;加之常規公交車要經常在路邊站點停靠上下車,有些較窄路段只剩一條車道留給社會車輛通行,致使“交通瓶頸”壓力增大。如今恰逢私人汽車高速發展時期,道路負荷已很重,若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采用BRT專用車道的做法不僅會浪費資源,還可能使得交通運行狀況更加惡劣。
除了降低城市整體的交通效率,增加了市民特別是非BRT市民的出行時間,享有專有路權的BRT系統與社會車輛的路權沖突也十分明顯。這導致BRT剛一開通,立即引起了有車一族的強烈反應。2012年3月的西部商報稱,蘭州市安寧區建設試BRT驗線以后,很多有車族市民反映道路資源受擠壓,社會車輛的利益有所侵害,同時高峰時段社會車輛占用BRT專用車道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可以說,BRT的外部效應不僅體現在影響其他交通暢通,增加整體社會時間成本,還涉及到了有車階層與無車階層間的利益博弈,以及公交優先和平等路權的理論紛爭。
2、運量不足,時速偏慢
在規劃之初,BRT曾被認作是一種具有可替代軌道交通的服務和容量水平的交通方式,可在更短的時間內,利用與軌道交通相比較低的成本,達到與軌道交通同樣的效益。但實際數據顯示,BRT系統卻僅承擔著中、低等水平的客運量。盡管許多BRT系統由于規劃和設計等原因已達到容量極限,如高峰期出現過度飽和的現象,但平均幾千人次/h的高峰時段單向客流量與理論值約0.8-2萬人次/h的水平有著明顯的差距。廣州BRT實際運量雖與該市的地鐵相當,但其代價是大多數車輛的滿載率過高,導致擠車勝似上戰場,服務質量明顯下降。
此外,對于快速公交系統,“快”作為其標志性特征,也是其吸引客流的首要亮點,應當得到有效的保障。理論上說,BRT系統采用公交專用道行駛,在交叉口處具有優先權,并實施水平登車和車外售票,平均運行速度可提高到20~30km/h。但實踐中,由于道路資源緊張、車站設計不合理、信號優先權未落實等原因,只有少數幾個城市基本實現預期目標。目前,70%城市的BRT時速低于大城市普通道路交通擁堵警戒線時速20km/h,均速低的烏魯木齊僅有10~13km/h。時速不達標,快速公交系統便失去了其本質的意義和魅力,成功也就無從談起。
可見,在我國許多大中型城市并不適合建設BRT。特別是國內的老城,道路發展滯后,路面狹窄(如僅為雙向四車道,運營BRT則道路占用率過高)且成方格網狀(交叉口多,無法落實信號優先,速度難以保證),不具備南美城市諸如巴西庫里蒂巴放射狀網絡的優勢,通過建設BRT緩解城市客運交通的壓力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相比之下,合理規劃公交專用道在短期內或許效果更好,而引入地鐵或輕軌則是改善公共交通的根本措施。
智能公交需要創新打造
隨著計算機技術、視頻信息化技術、有線寬帶技術的發展與成本的下降,以及GPS/gpsOne定位技術的發展和電信運營商的3G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公交智能調度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實施公交信息化的時機已經到來。目前的公交客運公司運營管理信息化出現的多個業務、多個系統孤立,多個界面、功能重疊,信息數據不能共享的信息孤島現象,各系統資源無法共享,無法實現數據統一管理。企業現有視頻監控系統是本地監控,無法實時遠程監控,長途運輸的GPS定位系統只能實現位置信息的監測,無法實現業務運營管理,公交公司目前還沒有正式啟用智能調度系統。
以廣東為例,2011年12月,廣東電信珠海分公司與珠海公交集團合作,依托中國電信天翼3G網絡及強大的平臺應用開發能力,創新地打造了珠海智能公交系統。在此次合作中,珠海電信分公司創新實現公交智能調度、3G實時視頻監控、車輛GIS定位、運營分析、電子站牌到站預報、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手機翼城通等多融合智能交通應用平臺,在國內公交行業中處于地位。該系統大大提升了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幫助企業實現了運營管理安全化、實時化、智能化、效率化目標,提高了城市公眾出行服務水平,提升政府形象。
據了解,珠海“智能公交”系統具有四大特點:國內*的多業務融合智能交通應用平臺、實現智能交通與3G手機應用的有機結合、電子站牌實現國內*多線路同步展示,準確率高、提升公共交通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數據運營和廣告提高企業增值效益。
智能公交系統集中處理公交運營車輛的各種實時視頻、位置、告警信息,信息采集全面、及時、準確,數據處理速度快,數據統一存儲。系統可對運行車輛進行實施監控,還可對歷史數據回放和分析,報表功能非常完善,可以超越傳統管理模式而提供的分析數據,為決策支持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尤其是車輛運行實時監控功能加強了對一線駕駛員的監督和考核,提高了安全行駛的意識,降低了安全隱患。車內的監控系統為事故和案件分析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車內安全水平。運營分析功能通過對于各類車輛行駛記錄、運營收入等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報表,為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提供決策手段,提高了經營決策管理水平。
車載移動監控功能通過3G網絡實現對運行中的客運車輛進行實時視頻監控,若發生超載情況可立即予以糾正并錄像,車內發生治安事件可立即按鍵報警和錄像,及時作出應急反應。車輛運行實時監控功能通過實時獲取車輛的位置信息和速度等基本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對車輛位置實時監控、行駛線路管理、對司機超速與偏離線路等違章操作的告警管理等,加強了司機安全行駛的監管,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率。上述功能的實現和應用,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提升了安全管理整體水平。
調度運營功能通過自動制定排班計劃,通過直線示意圖直觀實時調度運營線路中的車輛等功能,實現運營管理信息化。監控中心或監控室可即時對運行車輛發出指令,要求調整運行速度,保持前后車輛合理距離,均衡運量、運力,提供更加、準點的服務。系統提供站臺電子站牌、客服熱線查詢,網站GIS電子地圖換乘查詢,手機上網車輛位置及換乘等多種方式,24小時不間斷服務,方便乘客選擇合適公交線路順利到達目的地,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結語:
吉林大火事故的具體原因雖還未查明,但為重大責任事故已無疑問,廈門這場公交起火屬于什么性質,還需要接下來的調查認定。據廈門警方消息,原因是由于輪胎起火引發油箱燃燒,繼而引起爆炸。那這到底是輪胎質量問題、駕駛規范問題,還是管理問題?大火之后的逃生是否順暢?公眾心頭有太多的疑慮,希望得到清晰解答。與此同時,公交安全再度引起重視,在未來的發展中,安防設備也將會更多入駐智能交通,添力平安城市。
【中國安防展覽網原創稿件聲明】:凡注明“中國安防展覽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轉載或部分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