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爆行業整合對防爆監控提出更高要求
2013年08月08日 17:26:51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點擊量:7136
導讀自從諾貝爾發明工業炸藥以來,民爆行業就成為了經濟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說來,民用爆破器材行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性行業,其發展速度和規模受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自然也離不開民爆行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爆行業更是取得了長足進展。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自從諾貝爾發明工業炸藥以來,民爆行業就成為了經濟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說來,民用爆破器材行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性行業,其發展速度和規模受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自然也離不開民爆行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爆行業更是取得了長足進展。
民爆企業為發展我國市場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許多隱患和問題:企業普遍呈現“小、散、低”的狀況,不能形成規模經營,也無法更新落后工藝,導致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難以保障,經常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針對這一情況,國務院于2006年出臺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提高了民爆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完善了市場退出機制。這一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民爆行業的大整合。民爆行業的這次整合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績,解決了行業的“小、散、低”問題。我國政府從民爆行業發展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堅定不移地推進民爆企業調整重組,積極培育一批跨地區、跨領域的科研、生產、銷售和爆破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性、大型民爆企業集團”的口號。在口號的引導下,整合過的民爆行業目前已經有三家上市公司,一些省份整合后形成的民爆集團也在積極籌備上市工作。
民爆行業的整合,對民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要求,與其他行業的整合相比,民爆企業跨地區整合的情況非常多。這和民爆行業的自身特點有關,由于民爆產品的特殊性,這一行業計劃經濟的色彩始終比較濃厚,一個地區一般只有一家民爆生產或銷售企業,因此要想整合民爆企業,只能是進行跨地區的整合。從目前來看,民爆行業整合后,在信息化管理上有如下幾方面的迫切需求:
遠程監控:民爆產品都是高度危險的特殊商品,因此國家對民爆生產企業強制要求安裝現場電子監控設施。這一方面能夠分析事故原因,同時也能夠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監管。整合前,各民爆企業都已經完成了各自生產現場的監控。整合后,分散在各地的民爆企業需要將監控信號整合,由集團總部進行統一的監控,以理順責任體系。目前,這種監控整合工作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展起來。民爆行業遠程防爆監控的需求給防爆監控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加上今年6月份工信部關于增補完善民爆生產線安全監控手段的通知的出臺,民爆企業的遠程防爆監控管理將變得更加迫切。
生產自動化:民爆行業的整合,除了企業數量要幅度地減少以外,技術水平也要實現大幅度的提高。工信部已經明確要求,民爆企業要采用具有“四高”特性(高自動化程度-減少危險場所操作人員,率-減少危險品在線數量,高可靠性-低故障率,高安全性)的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工藝和設備,全面提高自動化水平。自動化的重點是生產線。目前連續化炸藥生產線的定員限額是15人,隨著自動裝藥、包裝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通過自動碼垛可以再大幅度壓縮人員以后,國防科工委將逐步修訂標準,把定員減到10人以下,終的目標是減少到炸藥生產線上無固定操作工人。
協同辦公:整合后的民爆集團的各個子公司分散各地,彼此之間原來沒有一點溝通機制,整合后雖然同屬一家公司,但生產現場和管理人員仍舊要分散在各地。更為關鍵的是,由于民爆產品的特殊性,這些分公司搬遷的可能性非常小,整合后的民爆集團必須解決異地辦公的問題。對于IT廠商來說,異地協同辦公是信息化的強項,也是目前非常成熟的產品。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隨著行業的發展,協同辦公都已經廣為認知。而民爆行業由于這種大整合,可以說是在協同辦公方面有了個跨越式的需求。
民爆行業的整合,對民爆行業的信息化管理,尤其是遠程防爆監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從長遠看,民爆集團的規模可能還會進一步做大。這樣一來,就更需要對產業政策的透徹理解,提高信息化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出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考慮,國家對民爆行業的監管始終非常嚴格。因此,民爆行業在實施信息化方面,許多內容應與政府管理有關。民爆行業的整合,也給防爆監控廠家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我國的民爆企業將呈現規模大、集團化的態勢,民爆企業的防爆監控是一塊相當大的蛋糕。世國科技作為我國防爆監控企業,已經組織專門的科研人員著手研發民爆行業的防爆監控設備,將為民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遠程監控做出的貢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