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探測助力ATM自助服務區和加鈔間安全
2014年06月23日 11:16:59來源:和訊網點擊量:3135
導讀在金融安防中,除了視頻監控在其中的關鍵作用,為了增加ATM的自主防御能力,安全防護的入侵探測,為ATM安防添加新的動力。不僅在自助服務區起到防范預警的作用,在后端加鈔間的安全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在金融安防中,除了視頻監控在其中的關鍵作用,為了增加ATM的自主防御能力,安全防護的入侵探測,為ATM安防添加新的動力。不僅在自助服務區起到防范預警的作用,在后端加鈔間的安全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ATM自助服務區的安全防護
在ATM金融安防中,我們發現,視頻監控在安防中的作用主要還是事后調查中發揮作用,但是,對于案件的事先預防能力不夠。而一般*人員在接近ATM機之后才開始作案,如果能*進入取款機前,及時啟動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并且通過智能檢測分析,對*行為發生時及時進行報警。從而可以大程度上達到ATM機安全防護目的。因此,除了視頻監控,在ATM自助服務區安裝入侵探測器,以實現對分界線的入侵報警視頻聯動。
能夠進行線狀安全防護的入侵探測器主要包括:被動紅外幕簾探測器、主動紅外對射、微波對射、地埋式感應電纜。考慮到金融營業網點對入侵探測器產品美觀性和安裝便利性的要求,被動紅外幕簾探測器會更加適合。
在設備選型方面,被動紅外幕簾探測器應該具有以下一些技術特性:
一、人體入侵探測反應迅速,并且防誤報性能好
被動紅外幕簾探測器探測區域寬度通常小于1.5米,在這個距離上,普通人大概只需要2-3步左右就穿越過去。所以被動紅外幕簾探測器要求幾乎可以在瞬間就對人體目標作出反應,同時還不會產生由其他原因導致的誤報。
二、探測器靈敏度能夠智能調節,無需人工設置
靈敏度智能調節使被動紅外探測器在任何溫度下,都能保持穩定、一致的入侵探測性能。
三、防寵物功能可以選擇啟用/關閉
啟用探測器防寵物功能,在有老鼠/貓狗等寵物進入取款區的時候,不會引起探測器誤報。當用戶需要探測器具有更高防范風險能力的時候,可以關閉探測器防寵物功能。
綜上所述,在金融營業網點ATM機的安全防護問題上,我們采用被動防護技術和主動防護技術密切配合,使用多種不同技術原理的入侵探測器共同工作,點面結合,立體防護,就可以較好的滿足當前ATM機的安全防護需求。
同時我們保持與時俱進,密切關注各個安防技術廠家在安全防護技術上的發展和技術變革,不斷創新我們對安全防護問題解決的新思維,依托更新、更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及時采用更先進的技術方案,我們相信一定可以共同應對ATM機未來安全問題新的挑戰。
ATM機加鈔間的安全防護
除了在ATM機的自主服務區加探測設備,對不良行為進行分析預警,減少安全發生或加快安檢處理。ATM后端加鈔間的安全防護也很重要。
首先我們會對ATM機加鈔間出入口的安全門用門磁作為保護加鈔間的道防線,另外,還會對加鈔間面向ATM自助服務區一側的墻壁上安裝機械振動探測器,以防范專業*人員從外面對加鈔間墻壁進入破壞入侵,所以機械振動探測器同樣也是作為加鈔間保護的道防線。
加鈔間作為ATM機現金出入的主要區域,其安全防范等級要求也更高,對此我們還會設置第二道安全防線,以應對當道防線失效后的可能。由于以被動紅外和微波為工作原理的雙鑒入侵探測器在對人體入侵檢測,以及防誤報方面上的*,所以雙鑒入侵探測器成為加鈔間空間立體防范的主角。
雙鑒入侵探測器根據安裝方式分為兩種:壁掛式探測器和吸頂式探測器。考慮到以后設備維護的便利性,我們一般會選擇壁掛式雙鑒入侵探測器。由于加鈔間存在兩個可能入侵的方向,安全門方向和面向ATM自助服務區方向,所以應該安裝兩個雙鑒入侵探測器,各自以45度角度分別面向其保護的方向。如下圖:
在設備選型方面,一款在金融營業網點適合使用的雙鑒入侵探測器應該具有以下一些技術特性:
一、微波信號處理技術先進
微波傳感器使用模式識別電路來識別和忽略重復的誤報源,避免誤報;
自適應處理功能,根據背景微波干擾進行自動調節,使微波傳感器保持穩定、一致的入侵探測性能。
二、設備長期工作的高可靠性
微波傳感器工作狀態全面受監測,探測器可以在微波傳感器發生故障時自動轉到單一被動紅外探測技術,以保持探測器能夠繼續有效工作(大多數雙鑒探測器在微波傳感器失靈的情況下已經不工作,完全失效)。與此同時,被動紅外傳感器靈敏度將自動從加強型變為標準型,以降低單一被動紅外探測技術的誤報風險。
三、探測器自監測功能
探測器每隔24小時會刷新一次探測性能。如果微波傳感器或者被動紅外傳感器發生故障,LED燈會在每個周期閃亮4次,提醒用戶更換設備。其自動化設備檢測功能,有效減少用戶使用風險。
四、探測器防遮擋功能
如果在探測器30厘米范圍內有物體遮擋時,探測器會自動發出故障信號。防止探測器被故意或者意外遮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