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城市好管家 信息化科學改革
2014年07月09日 09:57:32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點擊量:6604
導讀 智能交通,簡稱ITS,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是一種在大范圍內、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在城市交通的管理中體現出智慧與能干的特點,是改善城市交通的根本途徑,在接下去的發展中將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為重點進行改革。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智能交通,簡稱ITS,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是一種在大范圍內、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在城市交通的管理中體現出智慧與能干的特點,是改善城市交通的根本途徑,在接下去的發展中將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為重點進行改革。
聰明能干“好管家”
智能交通系統一共涵蓋8個子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電子警察系統、道路視頻監控系統、交通流量采集系統、高清測速系統、移動警務系統、智能卡口系統、交通誘導系統,每一個子系統都發揮著它獨特的作用。
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即大家熟悉的信號燈,增加了智能聯網系統控制機、梯次感應設備、后臺專門信號控制軟件等。通過聯網,平臺中心能夠根據路口采集的交通流信息,自動調整控制區域內所有交通信號燈的優化配時方案,均衡交通流;并可及時發現交通擁堵,進行遠程網絡疏導指揮,提高城區交通暢通度,緩解行車難等問題;路口停車線后埋設的無線地磁車輛感測器,可自動感應過車數量,在一定時間內如感應到無車經過,將自動進入下一個信號燈循環。
電子警察系統——通過非現場執法系統捕獲闖紅燈、超速、違法停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違法行為,并將違法數據統一錄入、存儲、處理。與交通違法管理系統、機動車登記系統、駕駛員管理系統等進行有效集成。事后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通知車輛所有人到*地點接受違法處理。
道路視頻監控系統——通過GPS車輛定位及移動警務系統的集成,在GIS地圖上可實時監視路面狀況及警力分布情況,指揮中心可以指揮就近的巡邏民警趕赴事故現場或交通擁堵路段,及時處置事故,有效疏導交通,實現“扁平化指揮”。
交通流量采集系統——在完成違法行為檢測的同時,具有車流量檢測和記錄功能,全天候24小時為指揮中心的交通誘導提供數據支持。
交通誘導系統——為交通參與者提供實時動態信息,確保交通參與者對出行方式、出行時間、出行路線的知情、選擇,變被動為主動參與,提前選擇道路,提高現有道路的交通效率、停車及道路交通設施的利用率。
智能卡口系統——記錄車輛經過的全項信息,與黑名單數據庫(違法未處理、盜搶、作案嫌疑等違法車輛)聯網對比、報警,為及時偵破交通事故逃逸與被盜搶機動車等案件、糾正超速違法行為糾正提供重要的信息和證據。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大特點就是快速反應、警令暢通、運轉。”市交警支隊工作人員的體會,系統啟動后,將節省不少警力。“信號燈的調制,以前都是民警到每個路口憑感覺調制,現在可以結合車流數據,在后臺遠程調制。從原來的電話通知,到部分路口監控指揮,再到全部路面的視頻調度,智能交通實現了勤務指揮的“盲指”向“可視指揮”的跨越。
智能交通讓道路更順暢還需自覺
智能交通的建設中增加了很多的電子警察、抓怕系統等。有人誤解智能交通平臺主要是監控違法行為,但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廣大駕駛員的駕駛行為,改善道路交通秩序,從而達到緩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網通行能力、減少事故的發生。
交通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是規范了行為,但終的還是要靠交通參與者的積極配合合,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把文明交通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讓文明交通意識之風吹拂到城市每一個角落,從自身做起,自覺養成文明駕駛良好習慣,摒棄交通陋習,杜絕危險駕駛行為,遵章出行,文明行車,共同營造我市平安和諧道路交通環境。
推動智能交通發展工作內容
交通一直是每個城市治理的重要內容,在科學改革交通運輸管理的工作上,交通運輸部黨組研究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四個交通”,并強調,綜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關鍵,綠色交通是,平安交通是基礎。“四個交通”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的有機體系,為下一階段交通運輸行業全面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四個交通”中,智慧交通是關鍵。加快發展智慧交通,是推進交通運輸管理創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交通運輸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以信息化、智能化為牽引,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全面融合,讓智慧交通站在服務百姓的前端,承載百姓的“交通夢”,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以便民、利民、惠民為根本出發點的交通運輸服務,將是今后一段時間交通運輸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信息化、智能化和支撐“四個交通”建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接下來科學發展交通業務工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打造“服務窗口”,逐步形成以信息服務窗口為牽引的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體系。配合交通運輸部加快建設面向公眾的“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系統,促進行業信息服務資源匯聚,逐步形成面向公眾需求的開放融合的行業信息服務平臺;配合部做好面向政府決策的“交通運輸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工作,促進行業管理信息資源匯聚,逐步形成面向政府決策需求的開放融合的部級決策支撐信息服務平臺;發揮中心衛星通信、北斗導航、數據信息優勢,結合國家相關應用示范工程,積極打造綜合運輸信息服務產品。
二是整合“一群星”,打造海事衛星、搜救衛星、北斗衛星、VSAT衛星和遙感衛星等全資源輸出平臺。加強海事衛星、搜救衛星在交通安全應急、國家重大事件中的基礎通信保障作用;繼續依托北斗應用示范工程推進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深度應用;推動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實現高精度定位在交通運輸中的普遍應用;繼續擴大VSAT資源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范圍;探索國家高分遙感數據資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度應用。
三是建成“一張網”,形成基于全國高速公路光纖網絡的交通運輸行業通信專網。繼續加大力度,集中優勢力量,確保全國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統聯網工程和網管中心建設工程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在部的統一指導下,積極探索光纖網絡運營商業運行模式,實現“以網養網”的目標。
四是推進“一張卡”,實現全國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跨區域聯網。在部統一指導下,完成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系列標準規范的制定和先期地方驗證工作,完成公共交通“一卡通”全國清分結算平臺的建設工作,研究和探索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聯網的市場運作方式。
五是促進“一張圖”,促進交通運輸行業基礎信息服務體系的形成。發揮行業平臺優勢,以交通電子地圖和電子海圖為突破口,通過市場手段,整合行業信息資源形成統一的數據發布平臺,再以標準化的方式,為行業提供服務。
六是建設“一個數據中心”,為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提供基礎支撐。結合部機房搬遷工程,加快啟動部級數據中心建設,形成部級數據中心和部省兩級統一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平臺;結合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促進行業信息資源不斷豐富和完善;整合形成一批基礎性、專業性、共享性信息資源和目錄信息資源,并為行業提供統一的服務。
七是加強“一個實驗室”的工作,形成依托交通安全應急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技術創新平臺。依托平臺,加強與國內外院校和大型企業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破一些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和關鍵技術,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發揮市場主體優勢,建立產學研用一體的研發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為行業科技進步作出貢獻;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信息化專家隊伍,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支撐保障能力。
八是加強“一個標委會”的工作,建設依托通信信息和導航技術標準委員會的信息化標準平臺。依托平臺,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組織制定一批行業急需的信息化標準,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實現標準化交通運輸行業服務升級。同時,配合部加大信息化標準執行力度,逐步形成健全、開放、科學、的標準化管理體系與機制,滿足“四個交通”發展需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