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提升客運安全 防瞌睡報警器上陣守護
2014年07月24日 14:57:35來源:東北新聞網點擊量:2008
導讀近日德州樂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貨車的車頭鉆進了路旁的樹縫里,車門被大樹死死卡住,司機的左腳受傷不能動彈。后據電視臺報道,通過現場詢問,得知貨車司機由于開車時間過長,疲勞駕駛而導致了這起車禍的發生。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近日德州樂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貨車的車頭鉆進了路旁的樹縫里,車門被大樹死死卡住,司機的左腳受傷不能動彈。后據電視臺報道,通過現場詢問,得知貨車司機由于開車時間過長,疲勞駕駛而導致了這起車禍的發生。
疲勞駕駛一直是我國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每年由于疲勞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數不勝數。而對于那些從事客運、公交、軌道交通、危險品運輸等的駕駛原來說,疲勞駕駛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為此。近日,大連市交通局聯合公安等部門已構建起客運、公交、軌道、危險品運輸、交通工程5個交通安全重點防范體系,以保證市民平安出行。
GPS和視頻監控系統布下天羅地網
全市128列快軌車、3500余臺公交車、1760余臺長途客車、8720余臺出租車、2240余臺危險品運輸車及所有重點客貨場站都安裝了GPS和視頻監控系統,統一納入交通行業監管平臺。
另外,以駕駛員、乘務員、押運員等為重點,開展了應急培訓,強化車輛運行過程中的防范。同時科學調配運力,適當加密車隔,緩解高峰期乘車擁擠狀況;司乘人員對乘客攜帶包裹進行全面檢查,對乘坐公交車的乘客攜帶的包裹進行巡視和抽查,加強乘客攜帶瓶(罐)裝液體的檢查,杜絕危險品上車。
長客司機配備防瞌睡報警器
針對客運車輛超速行駛問題,交運集團對新購車輛限定高時速100公里,從設備性能上杜絕了車輛超速運行的可能;對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客運車輛全部安裝了胎壓報警裝置,提醒駕駛員關注輪胎變化,預防爆胎事故的發生;針對夏季容易身體疲勞問題,統一購置防瞌睡報警器(耳掛)和“U吸”(鼻夾)等產品,輔助管理駕駛員犯困,或緩解精神疲勞等;嚴格控制客運車輛凌晨2:00-5:00上線運營,對發現的問題時間通過語音對講提示到車上,及時糾正各類違章行為。
其實,要防止司機疲勞駕駛事故發生,重要的不是這些防瞌睡的設備,司機自己覺遵守疲勞駕駛規則才重要。交警提醒,司機防疲勞駕駛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出發前要休息好,行車過程中,要注意休息,一旦感覺犯困,要及時就近進入服務區或駛離高速進行休息。
第二,疲勞駕駛主要集中在夜間,但在炎熱的夏天,下午1點至5點,也是疲勞駕駛的高發時段。
第三,感覺疲勞時,有多種方式減輕疲勞程度,比如冷水洗臉、涂風油精、下車活動身體等。
延伸
公交車上如何逃生
如果公交車自燃,司機應先停車,打開車門,再切斷電源,乘客重要的是“不要慌亂,要在司機的指揮下緊急疏散”。
如果車門打不開,就趕緊啟用“逃生錘”將車窗玻璃敲碎,然后從窗口逃生。
長途客車、旅游包車上如何逃生
如果車輛側翻堵住車門,被困車內的乘客就要啟用車頂天窗的緊急出口,按照圖示上的箭頭方向旋轉后,將整扇透氣窗向外推開逃生。
車輛起火、冒煙:乘客應該時間告訴司機,并聽從司機指揮進行疏散和自救。要保持鎮定,不要互相擁擠踩踏。
司機打開前后門后,有序迅速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好遠離車輛20米以外。
司機未能打開門的情況下,靠近前后門的乘客應迅速打開車門上方的應急蓋,將紅色手動應急開關調到另一個方向(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然后用雙手向左右推開車門,迅速下車撤離現場。
前兩種操作均未成功,靠近窗邊的乘客,應馬上取下掛在車窗柱上的消防逃生錘砸碎玻璃窗逃生。
逃生錘的正確使用方法
手握錘柄,用錘的金屬尖部位(錐尖)垂直90度用力砸向張貼在玻璃“安全出口”的提示上方,砸的部位應該在玻璃窗的邊緣,好是四個角位置,距離邊框15厘米左右。如車廂內逃生錘不夠用,乘客可利用身上攜帶的硬物(如女士的高跟鞋)砸碎玻璃跳窗逃生。建議乘客不到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都不要選擇砸窗逃生,因為砸窗逃生亦有安全隱患,容易發生跌傷和踩踏的次生事故。
快軌列車上如何逃生
車廂火災:乘客不要慌張,火勢不大時,應迅速拿起放置在車門附近的滅火器進行撲救,并同時通過車廂內的緊急聯絡器聯系駕駛員,聽從駕駛員指揮進行疏散,如果火勢較大,應當采取緊急疏散。
列車發生故障、事故:當快軌列車發生故障停在區間內時,乘客不要擅自打開車門跳入軌道區間,應當聽從駕駛員的指示等待救援或進行疏散。
供電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在夏季,由于車載電瓶電量有限,為了防止車廂內乘客中暑,駕駛員會視情況開啟車門通風,這時乘客應當遠離車門,不要跳下車廂,以免發生危險。
注意事項:在快軌列車發生緊急情況需要進行疏散的時候,乘客應當轉動列車車門旁邊的緊急制動裝置將列車停下,當列車停穩后轉動緊急開門旋鈕打開車門撤離車廂。乘客在軌道區間內離開車廂時應當盡可能的選取列車行駛方向左側的車門離開,需要注意軌道上行駛的其他車輛并迅速的遠離軌道,在安全地點等待救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