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下 單款攝像頭賣一千多將不足為奇
2014年08月12日 08:28:08來源:baidu百家點擊量:2117
導讀近Mobileye的上市傳奇,引發了大家對智能駕駛的熱捧。為什么智能駕駛攝像頭會火?智能圖像攝像頭有啥講究?無可厚非,這與科技智能化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聯。
【中國安防展覽網 科技動態】 近Mobileye的上市傳奇,引發了大家對智能駕駛的熱捧。為什么智能駕駛攝像頭會火?智能圖像攝像頭有啥講究?無可厚非,這與科技智能化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聯。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下什么是Mobileye。Mobileye智能行車預警系統能預防和緩解各種車輛在道路行駛中因駕駛者疲勞駕駛、分神、開小差、新手上路等各種突發狀況引發的車道偏離、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分擔并緩解駕駛者的注意力高度緊張,創造輕松愜意的駕駛環境。研究表明,駕駛員在碰撞前0.5秒得到預警,就可以避免至少60%的追尾碰撞事故,30%的迎面碰撞事故,50%的路面相關事故;如果有1.5秒的預警時間,則可避免90%事故的發生。
中天安馳徐一新表示,2011年根據世界行業調查公司ABIResearch報告,受到政府與消費者對于汽車安全需求,駕駛輔助汽車主動安全市場增長速度明顯,整體市場規模將從220億美金(2012年)增長到4600億美金(2020年)’。但國內做汽車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的,基本沒有幾家。大車廠包括大眾這些,也沒有這個方向,相關產品都是隨車進口進來的(寶馬7系上面的夜視,沃爾沃的視覺ADAS等),總的來說沒有單獨的配件和模塊可以國內銷售。也許你會說Mobileye是一家可以單獨銷售的,可在國內的價格是7999-9999,價格略貴,傳感器也不算完善。
聽完這段話,筆者用自己的話總結了一下,就是“這個市場很大;國外整車廠上有但是太貴,國產整車廠暫時還沒有;所以第三方公司準備自己干了”這時我們大概明白為什么這些國內創業者要做這樣一個產品了,講完了市場的原因,就得講技術。汽車智能配件產業得以風行是離不開“技術”這條腿的,重要程度可以從徐一新下面的話中找到答案:
“得益于移動設備高速的發展,8核處理器和傳感器的普及,我們開始在手機平板上使用這款攝像頭,甚至可以彎道超車,達到類似Mobielye的水平”
如何看待Mobileye的火熱?
“ADAS駕駛輔助系統曾經是豪華車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后端市場越來越需要這種創新,普通人的車也有了安裝ADAS系統的可能性。Mobileye正是順應了這個形勢,把寶馬、特斯拉這些車里的系統單模塊出售,在無人駕駛還沒有到來之前,提供智能駕駛的功能。”
聽罷徐一新的這段話,筆者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智能配件,類Mobileye的東西卻為我們通向無人駕駛搭起了一座看得見的橋,讓我們更接近無人駕駛的彼岸。
另外,隨著汽車數量的急劇上升,交通事故的大幅增長,人們對駕駛的安全性也更加重視,這些輔助駕駛的小配件也會越來越受歡迎。
智能圖像攝像頭有啥講究?
因為攝像頭要跟手機平板相接,我問徐一新,“不擔心它用戶分散注意力?”“我們專門做的攝像頭,可以安全固定在后視鏡后方;平板(手機)這邊,用戶就像用導航一樣,報警可以用聲音提示”這是徐一新的回答。
至于汽車智能攝像頭這個載體,在徐一新看來它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硬件盒子
“里面有CPU、WiFi、傳感器、Ram、Rom等,在它負責采集和傳輸數據的時候,CPU還要負責壓縮數據和控制WiFi,表現在外在形式上,你看見的攝像頭就是具備耐高溫、無畸變、高感光度、高寬動態幾大特點的車用攝像頭”
“普通攝像頭鏡頭10元以下,傳感器月30元,;高配的鏡頭就40元起,傳感器200-500不等,所以一個攝像頭單賣幾百到一千多是非常可能的”。
在實際操作中,徐一新發現你在實驗室驗證地非常好的算法到了實際路面就會不準,所以智能駕駛輔助這東西,大量的路測驗證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車輛數據越來越多,數據越來越完善,他們的算法才會越來越強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