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家居聯盟總結評論:產業大產品少
2014年09月17日 11:12:33來源:雷鋒網點擊量:2293
導讀在本周就為大家解開智能家居聯盟那些事兒,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家正在做搭聯盟的事情?它們有具體進展嗎?在搭聯盟的背后它們的目的是什么?對整個行業有促進作用嗎?
近年來,智能家居行業的巨頭競爭浪潮一浪高估一浪,以谷歌收購Nest為起點的智能家居競爭愈演愈烈,Nest收購似乎成為打開智能家居市場的大門,巨頭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競爭中來,中國巨頭也不甘落后,謀篇布局,緊跟步伐,不少公司推出明星產品,而這產品中有大多數是以聯盟的形式推出,其影響力也比單獨產品更大。
在本周就為大家解開智能家居聯盟那些事兒,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家正在做搭聯盟的事情?它們有具體進展嗎?在搭聯盟的背后它們的目的是什么?對整個行業有促進作用嗎?
以下為“在中國做聯盟的巨頭們”的盤點:
阿里物聯平臺
•2014年6月26日上線
•阿里巴巴是國內智能家居布局為闊綽的玩家。刨去以菜鳥網絡為首的物聯網基建平臺外,阿里云及其核心的阿里物聯平臺,牽手美的成為平臺戰略合作伙伴,收購的大量文化娛樂公司,都是阿里占領用戶家庭戰略的一部分。
•目前阿里物聯平臺的合作伙伴:美的、TCL;平臺產品兩款,分別為天貓魔盒、美的智慧空調
BaiduInside
•2014年4月21日發布
•BaiduInside是百度戰略合作會今年推出的重點項目,BaiduInside也包括BaiduFamily、Dulife兩個細分的百度智能硬件品牌。
•目前BaiduInside的合作伙伴有數十家,平臺產品有十余款,其中自有品牌產品的有小度系列。
京東智能云
•2014年6月26日發布
•京東智能云包括智能云助手App以及配套的云服務。
•目前京東智能云的合作伙伴有數十家,其中芯片廠商6家,平臺產品0款(智能云沒有列出,云助手App內也沒有任何支持產品信息)。
中國電信悅me
•2014年7月24日發布
•以電視、網關、盒子等產品為核心的家居中心
•目前中國電信悅me的合作伙伴有超過50家,其中芯片廠商6家,平臺產品0款。
海爾U
•2014年7月25日發布
•海爾U 在去年開始內測,今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官方組織叫做“智能數字家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聯盟內類似于國內的行業組織,各家都有互幫互助機制。海爾還有一智能家居平臺,名為U-home,在U 框架之下。
•目前海爾U 的合作伙伴有超過300家,其中芯片廠商數家,平臺產品目前未知。
蘇寧私享家
•2012年9月5日發布
•為中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整套家居方案,目前在建智能家居體驗館。這家的思路比較傳統,偏向定制化方案,目前基本沒用消息
•目前蘇寧私享家的合作伙伴未知,平臺產品未知,但應該都是定制型產品。
小米Wi-Fi模塊
•2014年8月
•小米的智能家居聯盟將在今年8月左右發布。目前已知消息,它將以小米自研的Wi-Fi模塊為核心,推出多款智能硬件設備。小米會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提供Wi-Fi模塊、云端服務等。
•目前小米所組聯盟合作伙伴未知,芯片廠商至少2家,平臺產品至少三款(尚未發布)。
Broad Link DNA
•2014年5月18日發布
•BroadLink不是一家大公司,其創始人兼CEO劉宗孺對外也一直說自己做的不是平臺。不過這家算是推進速度快的,目前已經多款聯盟產品在市面上銷售。
•目前BroadLinkDNA已經有超過70家合作伙伴,其中芯片廠商至少兩家,平臺產品十余款。
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
•2012年3月19日成立
•這算是國內跟政府稍搭邊的聯盟機構,它由長虹、海爾等發起,得到國內部分科研院所支持。在今年7月14日發布聯盟標準——互聯互通中間件技術,是業內公開發布的標準。
•目前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的合作伙伴有上百家,其中芯片廠商0家,平臺產品0款(無公開資料)。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的聯盟,或許有大背景站臺,但在消費端基本無影響力。
國外同同樣也有很多聯盟,比如Qualcomm、Intel、Nest、Apple HomeKit、Vivint等等。但它們還處于引導市場的階段,沒有精力顧及中國,只有偏重于控制端的Apple HomeKit可能會在國內有發展。
從盤點很容易發現,目前的智能家居聯盟大多只是搭一個架子,很少有標準、具體實踐,至于產品則更是少之又少。宅客君一位朋友說了句很戲謔的評論:“沒有產品,不就是鬼屋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