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實現智慧城市的突破口 發展勢頭正旺
2015年01月06日 13:33:08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點擊量:44918
導讀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型城鎮化開啟之時,暢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突破口。智能交通的建設離不開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力支持,同樣的智能交通的日漸完善也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推動力。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型城鎮化開啟之時,暢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突破口。智能交通的建設離不開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力支持,同樣的智能交通的日漸完善也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推動力。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能交通運輸系統形成之初便是以改善日益尖銳的交通問題為出發點的,其代表性的子系統主要包括:(1)先進的交通信息系統(ATIS),即智能交通運輸基礎信息系統,為出行者提供綜合的出行前/出行中和目的地信息服務,從而為充實與改善交通系統的有機聯系性提供可能;(2)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ATMS),以充分利用系統時空資源,改善交通阻塞為目的,主要包含先進的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系統管理(TSM)、停車管理系統(PMS)、不停車收費系統(ETC)等;(3)先進的公共交通系統(APTS),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準時性為目的,提供公交信息服務,實施公交調度與績效監管等;(4)新物流交通系統(AFTS),提供效率化的物流運輸服務的新型物流交通系統;(5)先進的車路集成系統(AVIIS),以提高運載工具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為目的,實現安全駕駛輔助與車車安全跟駛等;(6)緊急交通救援管理系統(ATISMS),以提高城市減災能力為目的,實現快速發現事件和事故,提高系統的救援能力等。
智慧城市的概念的出現晚于智能交通運輸系統,其特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即:
(1)全面透徹的感知。通過傳感技術,實現對城市管理各方面監測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類隨時隨地的感知設備和智能化系統,智能識別且立體地感知城市環境、狀態、位置等信息的變化,對感知數據進行融合、分析和處理,并能與業務流程智能化集成,繼而主動做出響應,促進城市各個關鍵系統和諧的運行。
(2)寬帶泛在的互聯。各類寬帶有線、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城市中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的全面互聯、互通、互動,為城市各類隨時、隨地、隨需、隨意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寬帶泛在網絡作為智慧城市的“神經網絡”,極大的增強了智慧城市作為自適應系統的信息獲取、實時反饋、隨時隨地智能服務的能力。
(3)智能融合的應用。現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新一代全面感知技術的應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數據的集大成并成智慧。基于云計算,通過智能融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與分析,并引入綜合集成法(綜合集成研討廳),通過人的“智慧”參與,大大提升決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計算平臺構成智慧城市的“大腦”。技術的融合與發展還將進一步推動“云”與“端”的結合,推動從個人通訊、個人計算到個人制造的發展,推動實現智能融合、隨時、隨地、隨需、隨意的應用,進一步彰顯個人的參與和用戶的力量。
(4)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重塑了現代科技以人為本的內涵,也重新定義了創新中用戶的角色、應用的價值、協同的內涵和大眾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設尤其注重以人為本、市民參與、社會協同的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以及公共價值與獨特價值的創造。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并通過維基、微博、FabLab、LivingLab等工具和方法強化用戶的參與,匯聚公眾智慧,不斷推動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智能交通已成為智慧城市重要突破口
不難看出,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它的地位到底有多重?浙江宇視科技常年參與多個城市智慧建設工程,尤其在智能交通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公司解決方案架構師柳文憑在談及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時認為,智能交通是時下炙手可熱的“智慧城市”概念中基礎、重要的部分,是醫療、衛生、治安等城市生活中需要解決的矛盾。在智能交通所積累的技術和系統架構上的經驗,也會成為智慧城市整體的技術和架構支持。
他從三個角度闡述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的關系:首先,從應用成熟度看,在今天無論卡口、電子警察,視頻監控是對圖像和視頻數據進行語意化和結構化處理成熟、完整、應用深度深的領域。智能交通可能是現在新興技術和應用領域里,突破數據應用瓶頸的一個技術領域;其次,從技術角度看,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架構,先在智能交通里落地,智能交通也必將整個智慧城市各個子模塊的技術潮流和走勢;后,從使用者與應用者關聯的角度看,交通的智能化,終會影響到每一個人騎車、駕車、公交出行的感受。每位市民都能夠有非常好的交通秩序體驗,這一點就需要智能交通的技術方案去支撐實現。
因此,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大概念中重要的實踐,甚至在特定時間周期里,智能交通就是智慧城市。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走向現實的突破口。
智能交通產業伴隨智慧城市發展旺盛
近幾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不斷提速,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正在全國上百個地方如火如荼地進行。而根據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八部委起草并上報國務院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智能交通被列為領域智慧工程建設之一,將深化城市智慧化應用,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務。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已突破十億元大關,西安、成都等二線城市投入規模也已經過億,智能交通領域呈現出“遍地開花”式的興建熱潮。
第三方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季度,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9.4%,預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領域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由此可見,智能交通市場正在不斷擴容,為各類IT軟硬件提供商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國內目前從事智能交通相關的企業超過了2000家,有關政策在直接驅動著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電子收費等設備以及各種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也將達到上千億元,智能交通產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軌道。智能交通產業正伴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快速成長,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突出表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